知东莞,知天下!
打开客户端发现更多精彩
立即打开

东莞去年受理手机投诉近2000宗 日均受理“坏苹果”2.5部

2016年03月10日 19:23 0人参与  0条评论

东莞去年受理手机投诉近2000宗,日均受理“坏苹果”2.5部。

  东莞阳光网讯(记者 吴金华 实习生 徐艳阳)昨天(3月10日),东莞市消委会公布,在该系统受理的8810宗消费纠纷中,按投诉类别分析,商品类投诉有7566宗,占总投诉量的85.87%;服务类投诉950宗,占总投诉量的10.78%,主要集中在家用电子电器4588宗、交通工具1102宗、网络投诉732宗、服装鞋帽652、日用商品597宗五大类;按投诉性质分析,主要存在质量4488件、售后服务1342宗、合同415宗三大问题。

  手机消费类:

  手机投折占总投诉量2成 苹果手机占手机投诉近5成

  2015年,东莞消委会受理手机投诉1896宗,占总投诉量的21.52%,占家用电子类的41.11%。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质量问题多。2015年,手机质量投诉660宗,占手机投诉总量近四成(34.81%),尤其是杂牌手机新机质量问题率频发,主要是手机运行速度慢、声音差、触摸失灵、充不了电、屏幕等故障。二是售后服务推卸责任。2015年,手机售后服务投诉382宗,服务时间长或拖延、与厂家推诿责任、问题屡修不复、以人为故障拒绝三包、只修不换不退等问题较为突出。三包期内手机质量问题维修,商家常以软件升级、重装系统等方式处理,却不纳入维修记录,规避三包退换责任。当手机符合经两次修理可换机的情况下,第3次出现故障时,商家则以人为、私下拆机等理由推卸三包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苹果手机投诉成“主流”。2015年,受理涉及苹果手机投诉916宗,平均每天2.5宗,以“提前激活”、“保修期内过保”涉嫌假冒翻新机问题较为严重。但由于苹果(中国)售后不出具检测证明,消费者仅凭电话、网络查询结果维权,证据单薄、缺乏权威性,常成为不法商家侥幸规避责任的理由,导致消费调解工作相对尴尬、被动。另外,傍品牌、仿商标及外型的米类手机严重充斥市场,鑫米、黑米、大米等杂牌手机误导消费者,消费者购后才发现上了仿冒小米手机的当,由于单据显示品牌、型号与实物相符,举证商家误导难、维权难。

  此外,分期付款成手机投诉新问题。2015年,此类投诉79宗,为促销手机,商家与金融公司合作推出手机分期付款,存在金融公司不规范、异地公司的问题,且办理前商家隐瞒相关费用、期限等细节,引发手续费和利息不清或过高、质量问题退换机费用处理等问题。

  汽车消费类

  汽车消费成投诉新热点 定(订)金争议投诉占5成

  2015年,东莞消委会受理汽车及衍生服务投诉逐渐成为继手机后的第二位投诉热点,共668宗,主要反映(定)订金、质量、合同、售后问题。一是定(订)金争议309宗,占汽车投诉量近五成。订车合同协议的条款约定不明细、霸王条款,包括交车日期和双方违约责任含糊不清、定(订)金恕不退还等霸王条款等,是引发购车定(订)纠纷的重要问题。另外,消费者草率下定(订),下定前未货比三家和衡量购买能力,下定后以价格买贵、迟迟不交车、款式不满、贷款受限、赠品不兑现等理由要求退定(订)的纠纷屡有发生。二是新车质量争议,认定责任难。新购汽车有异响、抖动、耗机油等质量问题,车行以“正常”为由搪塞或屡修不复,维修时间长,由于缺乏权威质量鉴定机构,且非重大质量问题,消费者要求退换车不获三包支持,消委会调解尴尬。三是汽车衍生的维修、零配件、汽车美容市场纠纷随之上升。目前,汽车维修、零配件市场良莠不齐,主要反映维修作业不透明、价格和工时费缺标准、偷换配件、配件掺假掺杂等,维修前因车行与消费者双方未确认故障修理项目、工艺及费用,侵害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引发消费纠纷。另外,洗车、贴膜、换皮套等汽车服务质量、汽车膜和皮的真伪,以及因服务导致车辆裂痕等损伤赔偿有明显增多。

来源:东莞阳光网    编辑:吴金华关键词:投诉;手机;消费者
都翻到这儿了,就分享一下吧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东莞阳光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东莞阳光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在摘编网上作品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处理。
联系邮箱:tougao0769@qq.com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0人参与 0条评论

网友跟贴

查看更多跟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