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东莞新闻 > 正文

东莞精心绘制发展安居美丽蓝图

2017年11月17日 08:01 0人参与 0条评论 >

  今年出台的《东莞市城市品质三年提升计划》提出,聚焦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图为东莞南城。张超满 摄

  沿线绿树成荫,曲径通幽,其中间或有行人骑着自行车欣赏美景的身影,或是闪现极具品位的艺术作品……你可曾想到,被誉为“珠三角黄金通道”和“中国最繁忙高速公路”的广深高速东莞段,今后可能变成这样。

  按照广深高速公路(东莞段)景观品质提升方案,在53公里、112.36平方公里的空间里,由沿线镇街对公路两侧实施绿化改造、河流滨水空间改造、沿线慢行系统建设、公共艺术建设工程,以在公路沿线描绘出最美的画卷。

  同时,东莞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也进入了报批的冲刺阶段。坚持产业立市和生态发展相结合,总规明确了“国际制造名城、现代生态都市”的城市发展目标定位,将为产业发展和人民安居绘就更加美丽的蓝图。

  点、线、面结合提升城市品质

  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关键就是提升城市品质。今年出台的《东莞市城市品质三年提升计划》提出,聚焦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以城市精细化管理、城市更新、“断头路”建设、中心城区强化、魅力小城和美丽幸福村居建设等为牵引,充分发挥城市规划统筹引领作用,全面提高城市建设水平,持续推进城市规范、高效和精细化管理,提高城市的功能、魅力和竞争力。

  实现“精明增长”,建设“紧凑城市”,就要以绣花的功夫来管理城市。根据目标,东莞提出的城市品质三年提升计划,强调在现有的城市空间面积不大、发育相对成熟、交通框架基本形成、滨水特点突出等特质之上,城市发展要牢固树立全面、全域提升的概念,要突出特色、加强统筹,聚焦“一心两廊三区四门户多节点”,集中力量打造一批高品质的城市建设项目,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市品质提升格局。

  “一心”是指中心城区,是城市品质提升的核心区域;“两廊”是指沿广深高速和新城大道—生态园大道两条区域创新走廊;“三区”是指松山湖(生态园)、滨海湾新区和水乡新城三个重大战略发展平台;“四门户”是指东莞火车站、虎门高铁站、东莞西站以及松山湖北站4座轨道交通枢纽站;“多节点”是指重要的对外联系站点、各镇(街道、园区)近期重点打造的连片示范区等功能节点。

  除此之外,东莞还将以“三旧”改造打造城市升级2.0版,通过政府政策引导和资源统筹利用,以广深高速创新资源带建设为示范,加快推动集中连片改造,把水乡新城、中子科学城等创新节点连接建设成片,辐射带动全市创新资源集聚。

  580多个项目带动投资1900亿元

  下午4时左右,在东城万达广场门口,由于是商业旺地,虽然还未到交通最高峰,这里进出的车流已经排成了长龙,需等待两三个红绿灯才可通过交叉口。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周边的其他次干道则非常畅通。

  为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方便居民生活出行,近期,东城街道投入430多万元实施东城万达、世博商圈交通整治工程,包括拓宽车道,提高路口通行能力;增设人行护栏,实现人车分流;增设车止石,合理设置停车位等,着力提升交通环境。

  除了通过“微循环”提升交通效率,作为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城提出了加快打造“国际化交易中心、复合型创新中心、集成式金融中心、区域性旅游中心”四个中心的新东城,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为根本,以突出城市中心区的首位度为目标,以强化核心区域的辐射带动能力为切入点,力争利用3年时间,将东城打造成为产城融合、生态宜居、和谐善治的现代化城市中心区。

  东城的改变,是中心城区强化“两轴三节点”提升的缩影。实施上,目前全市的品质提升项目已经全面铺开。根据统计,目前,三年提升计划已选定了第一批次城市建设项目580多个,带动市镇两级财政、市场、社会各方投资接近1900亿元。

  在这580个项目中,按照项目是否立项,分为正式项目与储备项目。正式项目为269个,其中已有204个项目为已动工;储备项目为314个。规划部门介绍,项目中选取具有基础性、引领性、示范性和带动性的项目作为示范项目,共65个,可以理解为重点项目,目前已动工或即将实施(已立项)的有32个。具体来说,例如属于中心城区强化的“两轴三节点”提升、广深高速东莞段沿线地区综合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属于魅力小城领域的万江龙湾片区提升等项目,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城市品质构成核心竞争力

  建市以来,东莞先后编制了1989年版和2000年版两轮城市总体规划。经过30年的发展,完成了从香飘四季的农业县到工业制造名城的飞跃。

  报批中的东莞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提出了“国际制造名城、现代生态都市”的定位,规划将东莞打造成“国际先进制造基地、珠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岭南山水文化名城”。

  通过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和交通设施的预留与统筹布局,推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高效、低碳、多方式一体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通过推进“城市双修”,开展生态修复,攻坚水污染治理,全面改善环境质量;通过深入挖掘人文历史与自然生态特色,构筑沿江、面海、环山、多组团的城市特色风貌空间,塑造“望山见水、疏密有致”的东莞城乡风貌;通过进一步优化完善城市更新的政策机制、推进存量空间的提质升级,实现建设用地规模“微增长” “零增长”,为东莞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明路径……

  正如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陈鸿宇教授所说,”粤港澳大湾区实际上是在构建相关的城市群,而品质城市是构成城市群的核心竞争力”。

  城市品质的提升、城市面貌的改观,不仅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迈上新的台阶,也使经济转型、人才集聚与城市发展的融合度更高。

  未来的东莞,收获的将不仅是产业和经济效益,还将让居民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 黄佩玲
都翻到这儿了,就分享一下吧

相关阅读:

热门跟贴

查看更多跟贴
来源:南方日报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东莞阳光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东莞阳光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在摘编网上作品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处理。
联系邮箱:tougao0769@qq.com

相关阅读:

东莞阳光网
报障联系电话:0769-33332306
抱歉,你撞到了不存在的页面……
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你输入的网址可能不正确
链接可能已经过期
 
东莞阳光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50583
关于阳光网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络广告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5058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71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412012002
东莞阳光网版权所有 © 2005-2018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