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东莞,知天下!
打开客户端发现更多精彩
立即打开

官宣!2024年东莞“百千万工程”任务清单出炉

2024年04月19日 21:25 0人参与  0条评论

1691672692254845.jpeg

近日,《东莞市“百千万工程”2024 年工作要点》出炉。《工作要点》工作安排涉及8大领域、40多个部门、合计56项事项,明确提出 72 个量化目标,旨在全市形成全域推进、全面铺开、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推动资源要素向“百千万工程”集聚,以头号工程力度推动“百千万工程”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

工作目标

2024年,加快“百千万工程”向纵深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更加完善,镇村高质量发展提档升级,“1279”典型引领体系成效初显,长安、松山湖GDP破千亿,60%以上村(社区)集体净资产超2亿元,减少10个以上无分红村(社区),美丽宜居村实现全覆盖,镇村植树20万株,新建立体停车场50个,新增停车位8万个,打造美丽庭院典型6000户,农房风貌提升示范点70个,省内对口帮扶协作有效推进,全社会深度参与、共同发力的工作格局持续深化,为“三年初见成效”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重点工作

按照省委、市委部署要求,对镇域产业发展、城市建设提级、集体经济提质、人居环境提升、绿美生态建设、千万人口融合、发动社会参与以及对口帮扶协作等八大领域提出任务要求。

微信图片_20240419160736.jpg

1做强做优做大镇域产业

加快产业立新柱促转型。围绕“投资年”主题,完善大招商2.0机制,加大新项目、大项目投资力度,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集中优势资源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力争完成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协议固投1500亿元。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加快食品、服装、毛织、模具、潮玩等优势镇域产业集群升级,擦亮“一镇一品”金字招牌。抓紧建设内外贸一体化通道,大力发展直播电商、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

1700877041230502.jpg

强力拓展连片土地空间。以现代化产业园区建设为牵引,强力统筹连片土地整备和连片“工改工”,完成土地收储1万亩、“工改工”拆除整备1万亩。强化土地空间快速供给,推出1.2万亩挂榜招商产业用地,实现“项目等地”向“地等项目”转变。

1687243288392839.jpg

发展现代都市特色农业。建好15.6万亩荔枝林、2万亩香蕉林、1.6万亩莞香林,培育壮大莞香一棵树,荔枝、香蕉两颗岭南名果,笋壳鱼、观赏鱼两条特色名鱼。打好产业、市场、科技、文化“四张牌”,发展一批“粤字号”“名特优新”品牌农产品和示范基地,举办首届“中国荔枝文化节”,建设荔枝出口示范基地,推动莞香栽培系统申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农文旅融合发展提升产业附加值,优先发展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生态旅游、休闲露营等新业态,积极探索古村活化新路径,加快策划一批乡村旅游精品路线。延伸拓展农业产业链,全力办好第八届食博会、第二届预博会,创建省级预制菜产业园,培育壮大一批预制菜“专精特新”企业。

1679908021164134.jpg

2推动镇街中心扩容提质

推进“百千万工程”建设规划全覆盖。坚持高水平规划引领,立足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基础,推动各镇街及典型村6月底前完成“百千万工程”建设提升规划编制,鼓励有条件的村(社区)同步组织规划编制,更好指导未来5到10年建设,促进空间格局优化和城乡环境提升。

打造美丽圩镇“七个一”升级版。高质量实施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提升镇中心区主次街道沿线、商业繁华地段、旅游景点、交通枢纽、产业片区等景观,建设一批美丽圩镇示范项目,塑造高品质城镇风貌。

1709108847513428.jpg

加速培育高品质商圈街区。重点打造一批特色步行街(商圈)、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挖掘植入篮球、潮玩等特色文化内涵,营造多元化、体验式消费场景,为城市聚人气、添活力、促消费。

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加快城中村改造条例立法,编制城中村改造专项规划,构建“大中小圈”分层改造体系,年内实施108个改造项目,推进20个重点项目率先动工、年底取得实效。

1676701188478733.jpg

推动城乡基础设施提能升级。实施镇际联网干道连通工程,打通一批“断头路”,开展“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实施240公里道路交通综合整治。大力建设快充、超充等新能源基础设施,新建公共充电桩5000个。推进“千兆城市”建设,新增5G基站3900座,整治5G黑点2000个以上。深化“供水一张网”,新建、改造供水管网500公里,推进住宅小区二次供水抄表到户。

3激发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

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现方式。加强制度设计和项目对接,引导不少于20亿元集体资金投向股权、基金等投资产品,持续优化集体经济收益结构。推动有条件的村组成立独立项目公司或开展混合经营,进一步发展物业管理、停车服务等多元化经济。

推动低效集体物业升级。鼓励村组通过自主开发或合资合作、产权租赁、物业回购等方式,统筹整合低效土地和物业资源,推动一批村级工业园改造升级,提升集体物业品质。完善土地整备、物业统筹等利益共享机制,推动镇村统筹整合连片土地,承接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加速城市更新项目实施。

开展农村职业经理人试点。加大力度培育懂规划、善经营、会管理的乡村人才,引导乡贤、青年人才返乡服务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选取若干村(社区)试点引进农村职业经理人,提升乡村建设运营和集体经济管理专业水平,为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加快市内重点帮扶村发展。深入实施“消薄”行动,年内完成10个以上无分红村(社区)消薄任务。实施集体经济收入增长分档奖励和发展生产性投资项目奖补,增强50个重点帮扶村造血功能,力争经营纯收入增速达6%以上。

1706615239929883.jpg

4全域提升人居环境品质

塑造农村建筑特色风貌。强化新建农房把关、既有农房提升和特色农房保护,注重因地制宜、集约节约推进“平改坡”、立面改造等农房品质提升,重点提升高速路沿线及出入口、典型村主干道等“四沿区域”农房风貌,深化清溪、道滘2个镇农房建设试点工作,打造农房风貌提升示范点70个,打造富有岭南特色风貌的乡村样板。

1679971811356993.jpg

实施重要廊道综合整治提升。识别一批市级层面的重要交通廊道,针对可视范围沿线风貌、主要出入口景观等开展综合环境整治,启动实施一批违章建筑拆除、农房风貌提升、生态增绿补绿项目,打造靓丽的城乡风貌示范带。

提高环卫保洁规范化水平。健全环卫保洁精细化、品质化、长效化机制,完善环卫行业管理规范,制定环卫保洁规范化作业“负面清单”及标准要求,完善监督、退出机制,压实环卫企业保洁责任。提升生活垃圾收运频次,完善垃圾分类全链条收运处理系统,推动典型镇村垃圾分类率先取得成效,引导形成低碳生活新时尚。深入推进乡村“脏乱差”整治,聚焦背街小巷、闲置地、房前屋后等重点区域加大环卫保洁力度。

促进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完善市镇两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理机制,提升污水管网“一张网”运维效能,扎实推进源头雨污分流工程,“一村一策”探索农村生活污水收治及建管运维模式,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年内46条农村黑臭水体基本消除黑臭。

1706404720237874.jpg

持续强化“六乱”整治。健全“六乱”整治常态化机制,深入整治楼顶大型违规户外广告设施,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城市管理秩序。升级美化一批城市家具,开展人行道路“三好三提升”创建行动,打造66条100公里以上人行道“安全有序”示范路,消除300处“高低差”路口,打造“干干净净、整整齐齐、长长久久”城镇面貌。

1648616768917194.jpg

提升停车秩序治理水平。加大停车设施供给,实施一批桥下空间利用项目,充分挖掘盘活闲置地、边角地,推动一批生态停车场、立体停车场、共享停车场建设,新建立体停车场50个,全年新增8万个停车位。推行“均等服务、规范收费”农村停车管理模式,加强车辆违停执法力度,打造100个停车规范管理典型村(社区)。

深入推进“三线”整治。以清理废弃线、拉直捆扎、设置线槽等方式对杂乱“三线”进行美观规整,加力推进管线入地改造,大力推广“多网合一”模式,年底实现50%横跨主干道的“三线”下地改造,全市行政村“三线”整治覆盖率达100%。

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引导镇街用足用好专项债等政策,年内再启动2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挖掘沿线生态、产业、文化、休闲观光等特色资源,建设一批精品项目节点,串点成线、连线成面、集面成带,擦亮“莞邑拾光”乡村振兴示范带名片。

1712192523903382.jpg

5推进绿美东莞生态建设

大力推动镇村添绿添美。创建一批省级森林城镇、园林城镇,实施镇村补绿增绿行动,充分利用“四旁五边”、闲置地等植树种花,推广垂直绿化、屋顶绿化、阳台绿化、桥梁绿化,推动省典型村种植乔木不少于1000株、其他每个村(社区)不少于100株,全年完成绿化面积300公顷以上,绿化长度500公里以上,种植各类乔木20万株。完善乡村绿化美化动员机制,突出“党建带林建”,广泛动员企业家、乡贤、港澳台侨胞认捐认种认养,打造一批主题林、冠名林,掀起全民爱绿植绿护绿热潮。

微信图片_20240419162619.jpg

扩大绿美生态空间供给。建成松山湖科学公园、洪梅金色水乡稻田公园等4个绿美广东示范点,新增“四小园”1000个、口袋公园160个。开展蓝绿通道建设,建成森林步道24公里,建设5条主干碧道,新增碧道80公里,推进桑茶快线等一批高快速路沿线增绿改绿。启动第二批34个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探索“公园+”多元化发展,推出更多亲近自然、融入自然的绿色公共空间。

1708947065376609.png

大力开展美丽庭院建设。分类打造“美丽庭院”样板,选树“美丽庭院”典型村(社区)100个,“美丽庭院”典型6000户。深入挖掘“美丽庭院”精品路线,开展“美丽庭院+微经济”建设项目,支持妇女依托庭院探索创业致富门路,创建巾帼创富典型100户,推动“美丽庭院”建设成果转化为“美丽经济”。

精准提升森林质量。持续推进林分优化、林相提升,建设一批绿色通道林、生态风景林,开展林分优化、森林抚育4万亩,种植乡土阔叶树种、珍贵树种50万株,让多层次、多色彩的森林植被成为莞邑秀美山川的鲜明底色。做好“林经济”文章,创新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培育“森林+”旅游、康养等新业态。

推进美丽田园建设。创建一批“五个有”美丽田园试点,建设5000亩以上美丽田园,大力发展农文旅美丽经济,因地制宜增设休闲娱乐设施,打造一批网红打卡点,形成可复制借鉴的田园综合体样板。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5800多亩,推动更多“粮田”变“良田”。

1713312722565444.jpg

6促进千万人口共生共荣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聚焦“稳定人口数量、改善人口结构”目标,研究出台组合式户籍制度改革方案,放宽放开非户籍人口落户限制,优化入户条件设置,吸引各类人才和稳定就业人口落户。

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扎实办好儿童抚养教育、老人就医养老、困难群体救助等民生实事,全市新增基础教育公办学位4万个、托位1万个,各镇街建设1个以上居家社区养老示范点,打造一批长者饭堂或配餐点,用心用情解决千万人口急难愁盼问题。深化“就莞用”服务体系,提升对新就业形态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困难特殊群体的就业服务效能。探索建设社区嵌入式服务综合体,为常住人口提供优质便捷的公共服务。

健全千万人口多元共治机制。坚持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推动党组织向更多产业工人、新阶层等延伸覆盖,持续推广村民议事厅制度,创新探索社区基金会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义警、志愿者、社工等组织作用,吸纳更多新市民、青年人参与基层治理。充分发挥智慧网格管理效能,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东莞实践,推动基层矛盾纠纷全链条闭环处理。

mark_1713431348173295.jpg

强化高品质公共文化供给。推动各镇街(园区)建设不少于2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实现全市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提质增效达标率85%以上。鼓励村(社区)盘活祠堂、旧民居等资源建设村史馆、文化馆,打造一批特色精品村文化示范点。

培育提升市民家园意识。深入推进镇村文明创建、公民道德建设、乡风民风建设,推进企业员工和出租屋“文明共享计划”。以群众文体活动凝聚身份认同,促进“村BA”“我要上村晚”等活动蓬勃发展,营造“东莞是我家”良好氛围。

7凝聚社会各方参与合力

有效发挥群团组织优势。创新工青妇、工商联、科协、文联、侨联、园林协会等参与“百千万工程”路径,打造职工疗休养、美丽庭院、大学生突击队、青年志愿者行动等活动品牌。全面发动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参与“百千万工程”各领域工作,深入开展各类主题结对共建活动,有效调动各界参与热情。

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落实村(社区)“四议两公开”集体决策程序,促进“百千万工程”项目应知尽知,切实增强村民主人翁意识。建立健全“门前三包”、环境卫生“随手拍”等机制,增强群众参与人居环境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

引导企业、社会组织参与。深入实施“百企百社助百村”“建筑业企业结对帮扶”“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专项行动,强化企业、社会组织与镇村结对帮扶,发挥工商联、商协会等组织平台作用,引导广大企业、企业家、乡贤、港澳台侨胞投身东莞“百千万工程”,每个镇街打造2个以上企业参与的代表性项目。

更好发挥专家智库和高校智力支撑作用。整合专家智库和高校资源,用好市“百千万工程”专家智库,举办“百千万工程”专家咨询座谈会、沙龙,组织引导各领域专业机构、高校院所等智库智囊开展重点课题研究,为“百千万工程”出谋划策、建言献策。发动在莞高校和中职院校依托自身优势,与典型镇村开展结对共建。

mark_1671116216692619.jpg

8推进省内对口帮扶协作

加快产业转移合作园建设。推动莞韶合作园连片土地整备,打造省级经济特别合作区。加快莞揭市级合作园区建设,推进首期道路及配套基建工程。建立常态化联合招商工作机制,完善重大招商项目全流程跟踪服务,吸引更多企业到韶关、揭阳投资发展。支持韶关、揭阳在东莞设立“反向飞地”,推动韶关、揭阳资源与东莞消费市场有效对接。

全力做好驻镇帮镇扶村。落实莞韶、莞揭50个结对帮扶镇和100个重点帮扶村的帮镇扶村任务,全方位加强农业、就业、教育、医疗、社会等领域帮扶。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扶持壮大镇村集体经济,提升帮扶镇村人居环境,打造一批成效显著的帮扶协作项目。

加强营商环境帮扶协作。建立莞韶、莞揭营商环境对口帮扶长效机制,统筹重点部门“一对一”结对帮扶,率先推动东莞政务服务改革经验在产业合作园区落地,促进韶关、揭阳办事标准和服务质效与珠三角地区全面接轨,打造与承接产业有序转移相配套的营商环境。

保障措施

《工作要点》从深化集成式改革创新、完善指挥调度体系、加强资源要素保障、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及狠抓督察考核工作等5个方面,支撑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落实。

一、深化集成式改革创新。深化扩权强镇改革;健全镇域产业发展动力机制;构建镇村建设和人居环境提升动力机制;完善“点状供地”政策;深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建立共性问题解决机制。

二、完善指挥调度体系。完善市镇村三级指挥体系;健全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工作调度机制。

三、加强资源要素保障。强化财政保障,市镇两级财政安排300亿元支持“百千万工程”,同比增长10%以上;强化用地保障,安排1000亩以上用地指标保障“百千万工程”项目,简化项目落地流程。强化金融支持和人才支撑,加强“头雁”队伍建设,引导各类专业人才服务镇村发展,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

四、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强化社会舆论宣传,创新主题宣传,积极推动“百千万工程”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立体式、多角度、全覆盖宣传展示我市重要政策、典型亮点和先进事迹;强化政策理论宣讲,组织市镇举办“百千万工程”专题宣讲活动200场以上,开展“百千万工程”系列专题展览展示。

五、狠抓督查考核工作。激发镇村创先争优,各镇街结合自身特点,组织各村(社区)、单位开展“百千万工程”大比武等活动,营造争先进位、比学赶超氛围;抓细重点任务落实,制定印发年度重点任务清单,细化分解工作任务,定期开展专项督办;做好考核督查整改。

来源:东莞广播电视台    编辑:谭晚兰关键词:百千万工程;任务清单
都翻到这儿了,就分享一下吧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东莞阳光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东莞阳光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在摘编网上作品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处理。
联系邮箱:tougao0769@qq.com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0人参与 0条评论

网友跟贴

查看更多跟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