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东莞,知天下!
打开客户端发现更多精彩
立即打开

【视频】东莞“AI+”丨构建算力供给体系 打造算力算法深度融合一站式服务

2025年02月03日 21:47 0人参与  0条评论

编前语:未来已来,将至已至。乙巳蛇年新春,春暖花开、万物竞发。东莞广播电视台推出系列报道,关注东莞各级各部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向、新作为。

算力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生产力,众多人工智能应用深入千行百业,离不开强大的算力支撑。2024年以来,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工作部署,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积极整合全市算力资源,致力于打造坚实的人工智能算力底座,加快构建 “1+1+N” 算力供给体系,助力东莞在数字经济赛道上加速奔跑,推动东莞高质量发展。

滨海湾算力中心_副本.jpg

据了解,“1+1+N” 算力供给体系包括建设1个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该项目已部署建设100P智能算力,将加快开发制造业垂直领域大模型和企业场景应用模型,全面赋能我市先进制造业;建设1个东莞市算力调度平台,该项目在滨海湾新区打造全市算力统筹调度平台,统筹全市算力资源,形成我市算力、算法资源“一张网管理、一体化运营”,以高效、便利的方式为我市企业提供算力服务;此外还将对接市内外“N”个优质算力资源,为企业提供高效、便利的算力服务。

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产业发展科科长廖家旺在谈及这一战略布局时表示,东莞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定位是东莞首个面向人工智能业务的城市级大模型中心,该局将以东莞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为抓手,为企业、高校院所提供算力算法深度融合的一站式服务。以该中心为依托,将沉淀行业数据和场景应用,联接产业、生态、人才、科研,面向先进制造业构建行业大模型,面向我市企业提供AI智能算力服务和AI应用场景模型,赋能传统产业、制造企业转型升级,提升生产效率。

12月30日(东阳光).mp4_20250202_202627.261.jpg

在算力赋能产业发展的实践中,东阳光药业便是一个典型范例。依托20余年深厚的研发数据沉淀,东阳光药业积极拥抱前沿算法,精心打造了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分子筛选、分子生成、药代动力学性质预测以及逆合成分析四大模型。这四大模型相互协作,构成了一套强大的药物研发工具链,犹如为药物研发装上了 “智慧引擎”,显著提升了药物研发的效率和成功率。

而东莞市算力资源的整合,无疑为东阳光药业在AI药物研发领域的持续突破提供了更为坚实的保障。东阳光药业研究院新药研发总监金传飞满怀信心地表示,他们计划将AI模型技术进一步拓展至生物医药研发领域,深入挖掘其潜力,为生物药研发创新提供全新动力与解决方案。在算力的叠加下,东阳光药业有望在生物医药领域开辟新的发展路径,实现从传统药物研发向智能化、精准化研发的跨越。

12月30日(东阳光).mp4_20250202_202612.024.jpg

展望未来,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还将持续发力,搭建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这一平台将提供普惠易用的算力算法服务,有力支持人工智能赋能各行业高质量发展。按照规划,到2025年,东莞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将整体建成100P国产化智能算力、3个基础大模型、2个制造行业大模型。届时,这些强大的算力和丰富的模型资源,将广泛服务于东莞市企业以及城市公共服务管理,支撑更多领域用户便捷使用公共算力,探索更多大模型应用场景,初步构建起充满活力与创新的东莞市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共同推动东莞在数字经济时代迈向新的发展高度。

(记者 赖晶晶)

来源:东莞广播电视台    编辑:黄佩玲关键词:
都翻到这儿了,就分享一下吧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东莞阳光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东莞阳光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在摘编网上作品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处理。
联系邮箱:tougao0769@qq.com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