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中国人难以磨灭的文化印记()
日期:2018-11-29 09:49

  书院作为中国传统儒家传道授业的“大学”之地,历经千年,遍及华夏,在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与教育史中居于重要地位,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虽然,书院被废至今已有百余年时间,但一百多年来,书院一直是中国人心中难以磨灭的文化记忆。

  书院是华夏文脉传承的重要载体

  中国人对书院其实并不陌生,只是对这种古老办学机构多闻其名而少有经历。

  书院最早源于唐代私人治学的书斋和官府整理典籍的衙门,是中国古代士人围绕着书,开展包括藏书、读书、教书、讲书、著书、刻书等各种活动,进行文化积累、研究、创造与传播的文化教育组织。

  唐末至五代期间,战乱频繁、仕途险恶,一些学者不愿做官,隐居山林或乡间闾巷,模仿佛教禅林的讲经制度进行读书讲学,吸引了一些士子前来求学,书院开始具有了讲学授徒的功能。

  但唐末五代的书院数量少,规模不大,故其影响有限。北宋初期,由于科举取士规模日益扩大,而宋初官学却长期处于低迷不振的状态。士人求学需求很大,却苦无其所,在这种情况下,大量民间书院应运而生,为广大士子提供了读书求学的场所。加上当时印刷术的应用,让书籍的制作与手写本相比,变得极为便利,书院因此拥有了丰富的藏书,并真正成为了面向社会的教学研究场所。

  文化,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精气神”。到了南宋,由于朝廷的大力提倡和理学家讲学活动的广泛开展,南宋书院的数量和分布的区域大幅度扩大,各方面都比北宋有长足的进步。尤其是朱熹集儒家经典语句制定的《白鹿洞书院学规》,成了历代书院所共同尊崇的方针和守则,延续七百多年的书院教育制度也由此形成。

  在书院发展史上,明朝承前启后,地位也十分重要。在王阳明和湛若水的学说重新结合以后,带着冲破长久压抑的力量,书院得以勃兴,读书种子已经撒向神州边陲和发达省份的穷野之地,这标志着书院的发展进入了成熟的推广阶段。当然,书院输出到朝鲜,也是这个时期的亮点。明代开始,书院走出国门,传到东国朝鲜、东洋日本以及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南洋各国,甚至意大利那不勒斯、美国旧金山等西洋地区,为中华文明的传播和当地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清代以后,朝廷对书院加强管理与控制,使书院的独立性逐渐丧失。书院不再视学术为本分和生命,反而不断强化教育功能,正式的官学也纷纷假以书院名称,许多乡村一级的学校也冠以“书院”的名头,书院文化于此龙蛇混杂。最后,在光绪末年的书院改制转型新式教育运动中,书院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值得一提的是,现代很多人真的对书院误解太深。虽然书院和科举考试如影随形,但是朱熹和很多儒学大家历来都很反对“科举利禄之学”。

  “书院并不是为了科举而生,古代书院的初心主要是强调个人的修养和学术修为,培养传道济民的人才。当年朱熹复兴白鹿洞书院的目的,也是为了纠正官学和科举之偏。”中国书院文化研究专家、九江学院教授李宁宁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书院教育的特点是为了培养人的学问和德性,而不是为了应试获取功名。“朱熹他们并不是盲目地反对科举,而是主张先学好儒家义理精髓,再参加科举考试。”

1,2,3
来源:央广网 编辑:黄佩玲
  • 幻灯播放
  • 查看原图
  • 提示:点击浏览下一张图片,支持键盘翻页 ←左 右→
  • 图集已浏览完毕
  • 重新浏览
  • 发表评论(0)
更多推荐图片



图集推荐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