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晚,可园博物馆举办“从绿绮楼到啸月琴馆”的古琴雅集,邀请广州深圳的古琴艺术家以“双城记”的名义,通过琴诗吟唱、琴箫合奏的方式展现古琴和诗歌魅力,再现百年前可园雅集之趣,溯源岭南画派,致敬岭南文化。
可园雅集 古琴艺术家致敬岭南文化
当晚八点,一阵低沉而辽远的琴音在可园博物馆综合厅内回荡,如同穿越时空的远古回响,直抵100多名现场观众的内心,引人遐思。这里正在举办一场名为“从绿绮楼到啸月琴馆”的古琴雅集。来自广州、深圳和本地的六名艺术家,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以琴箫合奏、琴诗吟唱的形式,演奏了十首古琴名曲,当中既有岭南特色的《可园》,也有经典名曲《阳关三叠》。艺术家们精湛的表演,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受邀表演嘉宾谢东笑是广东古琴研究会会长、“古琴艺术”(岭南派)广东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他精心挑选了两首名曲——《南风畅》和《怀古》在现场演奏,表达自己对可园和岭南文化的一片深情。活动结束后,大批观众前来跟他合影,分享感受。
他说,很开心能来东莞可园表演,没想到反响这么好,东莞有这么多热爱传统文化和古琴艺术的市民,他很感动,在交流中,也能感受到大家非常用心地在听琴,欣赏古琴。
另一位受邀嘉宾是来自深圳的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古琴文化艺术工作委员会理事、著名古琴演奏家姚亮,她演奏了《流水》《龙翔操》两首曲子。她说,这个活动很有意义,古琴艺术家欢聚一堂相互切磋学习,是向百年前可园的雅集活动致敬,也是以独特的方式传承岭南文化。
据了解,本次古琴雅集是东莞市可园博物馆正在展出的“双城记——岭南画派溯源研究展”系列活动之一。
“双城记”展以琴为媒溯源岭南画派
当晚,深圳市民丁长申带着家人参加了古琴雅集活动,而在此之前,他们还在导游的介绍下,参观了“双城记——岭南画派溯源研究展”。该展览以可园博物馆和广州十香园纪念馆两馆馆藏“二居”绘画精品、文物、文献为载体,展示“二居”在东莞可园和广州十香园的朋友圈、弟子圈以及岭南画派代表人物,回溯在可园孕育的“居派”画风与岭南画派的传承关系以及可园、十香园对岭南画派的深刻影响。
丁先生说,他早上刚刚参加完东莞马拉松,晚上顺道来可园观展,早上感受的是东莞人民的热情,而晚上则感受东莞城市的深厚历史底蕴,可园孕育了居廉、居巢两位大师,而如今,可园也将“二居”的艺术地位和岭南画派的精髓发扬光大,这是东莞对于岭南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做的巨大贡献。
据了解,本次展览将持续到2025年2月18日,有兴趣的朋友可前往可园博物馆参观。
(记者 沈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