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智能制造业迎来一波政策“红包”

2017年07月28日 10:56 0人参与 0条评论 >

东莞市智能制造产业又迎来一波政策“红包”。近日,东莞市府办印发了《东莞市打造智能制造全生态链财政资助实施细则(试行)》,将重点支持智能化改造、诊断服务、首台套技术装备等八大类项目,单个项目最高奖励额达千万元。据悉,该文件将以往零散的“智能制造”资助政策进行统筹整合,扶持对象更为全面,部分资助金额也比以往有所提升,凸显了对打造“全生态链”的支持力度。

整合多项资助政策

在2014年“机器换人”行动、2015年一号文“东莞制造2015”和2016年一号文聚焦“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之后,今年年初,东莞市出台《强化新要素配置打造智能制造全生态链工作方案》,在国内城市首次提出以全生态链的概念系统推进智能制造发展。

此次的《细则》,正是根据上述文件精神,结合东莞市最新实际而制定的落地文件,其内容也主要是将此前涉及到“智能制造”领域的多个扶持资助办法进行了整合、修订。该《细则》出台的同时,2015年出台的《东莞市3C产业智能制造示范工程实施方案》、《东莞市“机器换人”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被废止。

按《细则》,此次财政资助具体有八类,包括:自动化改造项目、智能化改造项目、智能制造示范项目、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智能制造诊断服务、首台(套)重点技术装备项目、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智能制造公共服务项目。

市经信局负责制订和发布年度申报指南。除了满足常规的财政资助条件外,部分项目还设有投入门槛。譬如,申报自动化改造、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制造示范项目,设备技术投入需达到500万元以上;申报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建设投入不少于500万元。此外,获得资助项目的单位还须参与企业经济运行监测工作。项目获得资助后,所购置设备至少自用五年。

值得注意的是,该细则为试行文件,自印发之日试行一年,期满后将根据实施情况评估修订。

凸显“全生态链”发展理念

在今年的《智能制造全生态链工作方案》中,东莞市提出要补足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和缺失环节。相对应地,此次《细则》也突破性地将“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和“智能制造诊断服务”囊括其中。

其中,如果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为东莞市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则供应商获得项目设备、技术投入总额5%的资助;如果供应商实施“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则获得项目设备和技术投入总额8%的资助。

开展智能制造,首先是要摸清企业主体自动化、信息化的现状、问题,即给企业“把脉开方”。针对这一咨询争端服务价格不菲的企业痛点,市经信局搭建了由多家服务机构组成的智能制造专业服务资源池来“把脉会诊”。按照《细则》,按诊断服务的综合评分,分别给予服务机构5万元、8万元和10万元三档补贴。

此外,东莞还对认定为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项目的,按项目核算范围内投入总额的25%给予资助,单个项目最高资助金额300万元。对符合条件的智能制造公共服务项目,按照活动规模、主题内容、组织效果、企业评价等,分10万元、8万元、5万元、3万元四个档次对进行补助。

记者从市经信局获悉,今年东莞市重点启动“百、千、万”工程。其中,“百”指建设一百个智能化改造项目,“千”指开展一千家企业智能制造分析诊断,“万”指开展一万人次技术工人智能制造专业技术培训。

莞产、高端设备获将获更高资助

近几年,东莞市大力开展的“机器换人”行动效果良好。在此基础上,东莞针对企业需求升级该行动,将按“自动化、智能化和智能制造示范”三个不同层次梯度扶持。

其中,被认定为“自动化改造项目",将按项目设备和技术投入总额的10%给予资助,单个项目最高资助200万元;”智能化改造项目”,按项目和技术投入总额的20%给予资助,单个项目最高资助400万元;“智能制造示范项目”,按项目设备和技术投入总额的30%给予资助,单个项目最高资助800万元。

需要指出的是,《细则》鼓励企业购买莞产设备,资助标准也有所提高。对购买莞产机器人实施的,单个项目最高资助600万元。而对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智能装备及控制系统软件的示范项目,单个项目最高资助1000万元。

此外,技术含量越高的产品,资助金额也相对更高。譬如,对于首台套重点技术装备,如果属于关键配套基础件或核心部件,按照产品销售额的10%进行奖励,产品数量不限,年度奖励总额最高300万元;如果属于工业机器人,则奖励标准提高到销售额的15%,最高奖励提高到800万元;对经认定为拥有核心关键技术的、具有重大战略和示范推广意义的高端装备,奖励标准提高到销售额的20%,最高奖励1000万元。

铭普光磁成立以来,非常注重技术创新、新产品研发及产学研合作,目前与广东工业大学、东莞理工学院等高等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


来源:东莞日报 编辑: 谢瑞玲
都翻到这儿了,就分享一下吧

热门跟贴

查看更多跟贴
来源:东莞日报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东莞阳光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东莞阳光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在摘编网上作品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处理。
联系邮箱:tougao0769@qq.com
东莞阳光网
报障联系电话:0769-33332306
抱歉,你撞到了不存在的页面……
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你输入的网址可能不正确
链接可能已经过期
 
东莞阳光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50583
关于阳光网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络广告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5058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71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412012002
东莞阳光网版权所有 © 2005-2018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