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逐年飙升 激活东莞经济发展新动能

2018年01月23日 08:01 0人参与 0条评论 >

   在东莞街头,随处可见打着OPPO或者vivo标志广告牌的被誉为“蓝绿兄弟”的手机店。几天前,OPPO的出货量斩获亚洲市场第一桂冠,而“蓝绿兄弟”国内总销量相当于三星手机在国内销量的14倍、苹果手机的3倍。有评论称,“蓝绿兄弟”所在的“步步高系”是行业老大。 

  在“蓝绿兄弟”迅速扩张和发展的同时,其余两家莞产手机企业华为、金立均在东莞设立大型生产基地,在本土积极开疆拓土。记者梳理发现,东莞智能手机的出货量,从2013年的2亿台攀升至2017年的3.56亿台。如今,全球每5台智能手机中就有一台是“东莞制造”。 

  莞产智能手机的发达程度,在某种意义上是“东莞智造”发展的真实写照。据东莞市统计局显示,2016年,东莞整机制造的通信终端设备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84.61亿元,是2012年的6.08倍。在业内人士看来,智能手机产业的迅猛发展在加速东莞这座制造业大市跃升的脚步。 

  从2亿台到3.56亿台 

  “这是今年最热销的OPPO手机,可以满足用户在一个屏幕同时进行两个操作的需求,使用者可一边处理EXCEL,一边回复老板消息。”东城苏宁大卖场一名负责手机销售的工作人员向记者推荐:“其销量非常好,深受年轻人的青睐。很多原来是‘果粉’、‘星粉’的手机用户在去年开始使用OPPO、华为等手机后,感觉性能稳定、电池续航能力强,莞产智能手机的满意度日益提升。” 

  该卖场只是莞产手机销售的一个缩影。随着智能手机消费的悄然生变,如今,无论走进家电连锁商场还是通讯连锁门店,OPPO、vivo、华为手机的销售专柜最为抢眼,手机销售员极力推销国产手机,以前在iPhone柜台前排队买手机的景象已渐行渐远。 

  在这场智能手机的鏖战中,莞产智能手机成功突围,以“黑马逆袭”之态在全球竞争中抢得席位。东莞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东莞智能手机2017年出货量3.56亿台,这个数据相当于2013年莞产智能手机出货量的1.78倍。 

  于智能手机而言,2013年是个特殊的年份,那一年智能手机的全球出货量超越了功能手机,开始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也是那一年的9月,诺基亚被微软收购,结束了在东莞的生产。随后,以华为、OPPO、vivo为代表的莞产智能手机接棒,其发展大舞台的序幕随之被拉开。 

  事实上,东莞智能手机产业能顺利接棒与跟根基深厚的产业基础密切相关。早在2012年,东莞智能手机产业总产值已达到1265.12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322.48亿元,位居全省第一。2012年,全市手机产量2.2亿台,同比增长26.3%,约占全省手机产量的40%。 

  随着功能机逐渐退出市场,智能手机的发展如按下了快进键。一家市场调研机构发布的报告显示,201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了11.67亿台,其中中国智能手机品牌出货量达到4.5亿多台,占据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的40%。而东莞智能手机2014年的出货量2.3亿台,约占全国半壁江山,约占全球的17.7%。 

  值得关注的是,2015年全球每6台智能手机就有一台是“东莞制造”,2016年、2017年乘着发展的迅猛势头,东莞智能手机连续两年占据全球出货总量的约1/5。 

  从榜上无名到有名 

  手机品牌的排名竞争,永远是最为热门的话题。能否进入全球竞争排行榜、中国销售排行榜,成为诸多手机企业“跻身一线品牌”的一个量化标准。记者综合梳理IDC、Canalys、Gartner、GFK等国际调研机构发现,《2013年—2017中国手机市场排行榜》(简称“中国排行榜”)中,华为、OPPO、vivo、金立等莞产手机的排名向前跃升。从中国排行榜排名来看,四大莞产手机近两年来竞争非常激烈,华为和OPPO在排行榜的冠军宝座上“轮值”。 

  20日,记者从GFK获悉,莞产手机华为凭借1.02亿部的销量登上2017年中国手机市场榜首,两家东莞本土品牌OPPO、vivo紧跟其后。有评论称,被称为“蓝绿兄弟”的OPPO、vivo销量相加近1.5亿部,其所在的“步步高系”便是行业老大。 

  值得关注的是,三星、苹果等国际大牌在过去5年内的排名接连下滑,尤其是三星从2014年的第二名滑至2017年榜单的第八名。相反,OPPO、vivo两家东莞“土著”手机品牌,2017年国内表现超越苹果、三星等国际大牌,两家的国内总销量相当于三星手机在国内销量的14倍、苹果手机的3倍。 

  近年来,莞产智能手机在国内市场迅猛发力,国际市场同样表现不俗。国际市场统计公司Counterpoin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排行榜有三星、苹果、华为、OPPO、vivo、小米,其中华为、OPPO、vivo等莞产手机的出货量稳居全球前六。 

  记者综合梳理《中国智能手机2013年—2017年全球出货量排名》数据发现,莞产手机追赶三星、苹果的势头非常明显。从榜单可见,在这五年间,华为从2013年的排名第六名攀至2017年的第三位,直逼苹果、三星。 

  而“蓝绿兄弟”的成绩最令人惊喜,从全球榜上“无名”到“有名”,OPPO的出货量在2015年挤进全球榜单的第八位,2016年和2017年连续两年蝉联全球榜单第四位。vivo紧跟OPPO其后,在2016年和2017均位居全球榜单第五位。 

  在业内观察人士看来,国产手机快速占领市场离不开技术的进步。随着新一轮科技创新革命的启动,国产智能手机技术不断创新,从曲面屏、全陶瓷机身、双摄像头等外观形态到模块化、快充、超声波指纹识别等技术突破,莞产手机向高端化布局成为大势所趋。 

  推动东莞制造业动力转换 

  18日,广东省企业竞争力促进会主办的“2017广东省企业竞争力500强新闻发布会”在广州举行,一份《2017广东省企业竞争力500强》备受关注,东莞华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金铭电子有限公司等26家莞企入围,其中超两成莞企是智能手机相关配套企业。 

  沿着智能手机产业链上下游追溯,一批在细小领域掌握核心技术的“隐形冠军”渐成气候。诸如,扎根松山湖的长盈精密专营手机结构部件生产,连续八年保持10%以上利润增长,成为电子元器件行业龙头;位于石碣镇的五株科技,生产了全世界1/10的手机电路板;东城的劲胜精密,生产的塑胶手机壳产量占全球1/10。 

  在智能手机及其相关配套产业的辐射作用下,东莞制造业加快动力转换、跃升发展的步伐。数据显示,2012—2016年,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18.1%、19.1%、16.9%、11.4%和19.2%,年均增长16.9%,比规上工业年均增速快9.7个百分点。其中智能手机以年均增速达到57.0%。 

  值得关注的是,智能手机巨头的带动效应也为东莞带来不少重大项目。比如,2017年11月15日,全球芯片设计公司收入排名前十的紫光集团与东莞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拟在东莞投资1000亿元,建设紫光集团芯云产业城项目暨“紫光集团华南区总部项目”,拟落户滨海湾新区,这是东莞历年来引进的投资规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项目。 

  目前,宇龙通信、华贝电子、金铭电子等一批龙头企业也在东莞设立产品设计及研发中心。 

  智能手机终端制造商带动下,与手机行业相关的服务业行业相继蓬勃发展,基本覆盖了智能手机整个产业链条,推动城市产业动力转换,形成新的经济凝聚力。特别是与手机通信、手机软件相关的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持续实现高速发展。 

  据东莞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6年,东莞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增长14.6%,2012年以来年均增长11%,其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年均增长61.6%,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年均增长135.6%,成为四年来拉动规模以上服务业增长的主要动力。 

  随着手机巨头的崛起,其背后的硬件商、软件商、服务商、应用商业也迎来蓬勃发展。 

  专家解读 

  借助发展契机 

  打造全新产业链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系教授林江认为,国产智能手机的高速崛起为东莞制造带来了发展的契机,不仅催生了行业的龙头,而且带动一大批围绕智能手机为中心的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以前,外界对东莞的认识可能更多是加工制造业,智能手机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东莞的形象,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突破。”林江认为,智能手机重新塑造了东莞的形象。 

  林江指出,智能手机的生产与物流的配送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巨大的智能手机出货量证明东莞已经拥有了先进的物流系统,并且这个系统在全国的物流系统里面占有重要的位置。“这对于东莞发展现代服务业非常重要,因为现代物流正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林江说。 

  随着智能制造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的更新换代将不断加快,林江认为,东莞要借助智能手机迅猛发展的契机,将智能制造与现代服务业进行有机结合,打造一个全新的产业链是东莞未来努力的方向。 

  不过,智能手机产业的快速壮大也伴随着“一业独大”隐忧,有观察者认为,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2017年上半年达到59.3%,产业规模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但是也出现替代性风险,也就是说一旦产业增长出现问题,经济平稳运行可能面临困难,东莞要居安思危,紧紧把握全球新一轮产业变革机遇。 

  如何预防“一业独大”的隐忧?林江认为,未来的手机形态可能会大大改变,包括VR、可穿戴设备等在内的可互动产品或将成为主流。政府和企业,都应该具备前瞻性,在粤港澳大湾区中重新找准自己的定位。


来源:南方网 编辑: 谢瑞玲
都翻到这儿了,就分享一下吧

热门跟贴

查看更多跟贴
来源:南方网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东莞阳光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东莞阳光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在摘编网上作品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处理。
联系邮箱:tougao0769@qq.com
东莞阳光网
报障联系电话:0769-33332306
抱歉,你撞到了不存在的页面……
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你输入的网址可能不正确
链接可能已经过期
 
东莞阳光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50583
关于阳光网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络广告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5058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71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412012002
东莞阳光网版权所有 © 2005-2018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