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自主研发的世界一流发动机今年实现量产

2018年04月09日 16:40 0人参与 0条评论 >

  “发动机不搞自主研发,将来一定受制于人。”入职广汽十年来,广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吴坚博士亲历了发动机的自主研发过程:从寻求国际技术合作,到推倒重来,再到自主创新,但“每一步都有很多质疑,很艰难”。

  吴坚不习惯忆苦思甜,他更喜欢待在实验室里,和年轻人一起进行技术攻关——两周前,他领衔的动力总成研发团队,凭借“汽油机高效燃烧技术及产品开发”项目获得2017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如今我们与国外知名品牌的差距越来越小,在局部领域已经实现并跑。”吴坚并不满足于此,他内心有着更多的期盼:下一代产品已经着手研发,努力的方向是2025年前实现热效率45%,“期待那时候,在发动机研发设计方面,我们是真正的领跑者。”

  起步

  技术引进受限 咬牙推倒重来

  从2005年开始谋划自主品牌项目,到2007年广汽自主品牌项目组成立,再到2010年“传祺” 正式下线,在业内看来,广汽自主品牌车型的研发速度堪称“光速”。

  但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彼时吴坚面临着“几乎是一张白纸”的窘境:全院上下总共才四十多人,没有团队开发经验,没有研发软硬件设施设备……“起步时什么都没有,时间上也不允许从零开始自主搭建,如果没有外购,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全球汽车巨头们高筑的技术壁垒前,发动机核心技术一度是自主品牌最头疼的问题。吴坚回忆称,经过漫长的谈判,广汽最终引入了菲亚特FAMILY B系列发动机,“但拿到这个东西后傻眼了,实际上只是一堆设计图纸,而且是上世纪80年代的产品,许多技术指标、工艺都已经落后,需要进行大量的适应性改造。”

  为了赶在亚运前出成果,发动机研发团队进行了艰苦的技术攻关:15个人分几个系统,一个个将260多个部件的图纸“啃”下来,“从最初发动机的图纸,改为能够生产的图纸,就整整花了5个多月,大的技术改进超过500项。”

  国外的技术封锁大大刺激了吴坚:明知道对方进行了相关技术限制,还不得不在谈判中退让,“通过引进来实现自主研制受限太多,干脆自己搞吧!”

  2009年,第一代发动机还没投产之前,吴坚和他的团队就着手进行第二代发动机的研发,将第一代发动机研发成果推倒重来,不依赖任何外方合作伙伴,从零开始自主设计研发新一代产品。

  “可以说是被逼出来的。”他告诉记者,最高峰时团队200来人同时在进行17款产品的研发,除了人员每天三班倒之外,机器也是开足马力运转,每天只留一个小时的检修时间,“人机几乎都是24小时不停,这样持续了至少有四年。”

  但更煎熬的来自外部的不信任。不少人质疑,市场上有许多现成且成熟的国际发动机品牌,是否有必要自主研发?对此,吴坚态度坚决:“一定要自主研发!不然将来一定是受制于人。”

1,2,3

来源:羊城晚报 编辑: 梁瑞娴
都翻到这儿了,就分享一下吧

相关阅读:

热门跟贴

查看更多跟贴
来源:羊城晚报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东莞阳光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东莞阳光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在摘编网上作品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处理。
联系邮箱:tougao0769@qq.com

相关阅读:

东莞阳光网
报障联系电话:0769-33332306
抱歉,你撞到了不存在的页面……
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你输入的网址可能不正确
链接可能已经过期
 
东莞阳光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50583
关于阳光网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络广告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5058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71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412012002
东莞阳光网版权所有 © 2005-2018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