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湾新区为何引进2770亿元意向投资、获国内巨头青睐?

2018年07月02日 09:40 0人参与 0条评论 >

  ■滨海湾新区坚持生态优先、智慧服务的发展理念 记者 郑志波 通讯员 刘伟东 摄

  滨海湾新区为何引进2770亿元意向投资、获国内巨头青睐?

  新区:三年起好步 五年大发展

  在刚刚结束的东莞2018年产业招商大会上,滨海湾新区相继获得紫光集团、平安集团、天安(中国)等龙头企业青睐,均签订了重特大招商项目,现场签约2770亿元,占比近70%,成为此次产业招商大会的一大看点。

  国内巨头为何纷纷选择、看好、投资滨海湾新区?这块被赋予引领东莞未来30年发展新引擎的土地,如今集聚了什么样的力量、思维和环境?本报记者就此进行深入采访,解读新区发展的思维、举措及进展。

  一流的区位:

  两头吃水 左右逢源

  “新区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一片净土。”滨海湾新区、东莞港发展战略委员会专家,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总研究主任方舟将新区喻作“白纸”。他说,在一张“白纸”上可以高起点画蓝图,一张蓝图干到底,趁着大湾区的东风,探索土地、产业、社会治理和体制机制的创新,建设粤港澳协同发展先导区。

  摊开地图,便不难发现,滨海湾新区区位是何等优越。滨海湾新区处于环珠江口中心顶点位置,区位优势得天独厚,省政府明确定位为“粤港澳协同发展先导区”。

  正如很多人所讲的那样,新区是东莞“两头吃水”“左右逢源”的绝佳区域。

  6月28日,记者来到位于广深沿江高速长安互通立交出口,沿着一条崭新的沥青路,向伶仃洋入海口行驶1.3公里,来到滨海湾启动区平台。这里背山面海、珠江奔腾、潮起潮落。

  背后是工业基础雄厚的东莞,周围10公里范围内分布着虎门、长安、厚街等东莞经济重镇;放眼望去,向南可远眺深圳大空港,西隔珠江与广州南沙相望。

  在粤港澳大湾区和广深科技创新走廊重大战略带来的机遇下,东莞陆续发布十大政策,构建高质量发展的招商引资体系。在全市用土地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新区可谓是“后发区域”,这里开发密度较小,平台大,不仅可以把东莞各类扶持政策最大化,而且还能够形成政策叠加优势,利用东莞各种改革试点,抓好抓实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招”。

  一流的理念:

  学历高大上 产业高新尖

  就在上个月,滨海湾新区一则面向全国派发的“招贤令”,刷爆了整个朋友圈。不久,该区又成立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以组建一流的招商团队和一流的智库团队,还招聘了3名硕士研究生或以上学历的特聘招商主管。

  “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在新区已转化成了一项项举措、一个个具体行动。

  光明的前景、一流的环境,才能吸引一流的企业和一流的人才。记者梳理发现,滨海湾新区此次引进的项目,具有“高大上”“高新尖”等特点,投资规模大,单位面积产出高,并且规划建设企业总部和供应链金融平台。

  来自滨海湾新区管委会的数据显示:紫光芯云产业城、AI+未来产业园、欧菲光电影像产业、全球贴身衣物和智能可穿戴设备产业品牌中心等项目落地达产后,年税收不少于400万元/亩。

  其中,紫光芯云产业城就是典型代表,项目拟落户交椅湾板块,总用地面积2000亩,其中首期用地1000亩,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值1000亿元,年纳税100亿元。按此计算,该项目年纳税达到500万元/亩。

  新区是东莞未来30年发展新引擎,方舟告诉记者,粤港澳大湾区在经济总量上,可以比肩旧金山大湾区、纽约湾区、东京湾区等世界级湾区,但在科技创新、金融服务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新区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端科技产业,将助力东莞参与世界级城市群竞争。

  新区舍得发展空间,舍得大力投入,营造“绿色生态城市公园”,为企业家、高层次人才、创业者和市民提供最好的发展空间和生活空间。

  ■高端对话

  三年起好步、五年大发展、十年见新城

  新区何以引进这么多重大项目签约?如何将“两头吃水”“左右逢源”的区位优势及“倾东莞全市之力”的政策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红利?

  6月28日,市委副书记,滨海湾新区、东莞港党工委书记张科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区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优先的发展理念,打造好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的本底。

  记者:滨海湾新区如何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

  张科:新区坚持高标准规划、高品质建设、高效能管理。高品质建设主要体现在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地下管廊建设等,新区坚持一流的理念,助推高品质建设。

  坚持高效能管理,就是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大力建设数字政府、效率政府、服务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的启用,是新区通过高效能管理,更好地服务企业、服务市民获得感、体验感的具体措施,将为进入新区的企业、人才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记者:新区如何做好“三年起好步”?

  张科:新区坚持基础设施先行和生态先行的发展理念,争取年年有变化,三年起好步、五年大发展、十年见新城。三年起好步,就是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起好步。具体来说,就是轨道交通滨海湾站TOD起好步,谋划滨海长廊建设和贯穿整个新区的海湾大道建设;启动茅洲河和新河工程,以及启动磨碟河、太平水道的治理工作,打造好新区交通设施和生态环境的本底。


来源:东莞日报 编辑: 谢瑞玲
都翻到这儿了,就分享一下吧

热门跟贴

查看更多跟贴
来源:东莞日报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东莞阳光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东莞阳光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在摘编网上作品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处理。
联系邮箱:tougao0769@qq.com
东莞阳光网
报障联系电话:0769-33332306
抱歉,你撞到了不存在的页面……
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你输入的网址可能不正确
链接可能已经过期
 
东莞阳光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50583
关于阳光网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络广告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5058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71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412012002
东莞阳光网版权所有 © 2005-2018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