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小岗村:改革促振兴 加速奔小康()
日期:2018-11-28 16:42

两年来,到小岗村旅游的人越来越多。

  走在小岗村宽阔的马路上,29岁的村民杨伟,不时跟来自全国各地的旅行团擦肩而过。看好小岗村旅游的他,退伍后选择返乡创业,在大包干纪念馆对面经营起一家草莓采摘园。随着游客的逐年增加,他正准备引进新品种,并流转土地,再扩大二三十亩种植面积。

  40年前,为了填饱肚子,小岗村“分田到户”。如今为了增收致富,小岗村的土地正在走向集约化、现代化。土地的分合之间,小岗村始终是中国农村改革的一个标志,2016年4月起,安徽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坚定不移深化农村改革,坚定不移加快农村发展,坚定不移维护农村和谐稳定。

  深化农村改革 农民增收迈入快车道

  流转土地,在杨伟看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放在几年前,想要耕种别人的土地,哪怕土地是闲置的,也要好好考虑考虑。

  2014年,安徽启动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为农民承包地制作“二代身份证”。2015年全省首批颁证仪式在小岗村举行。土地确权,盘活了农民沉睡的“土地资产”,为土地流转打下了基础。

  2016年开始,小岗村的农业生产,开始从农民单打独斗,快速走向了规模化经营。截至2018年初,小岗村共流转土地8885.6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61.2%。

  程夕兵是小岗村的种粮大户,2017年,他在村里流转土地达到380多亩,再加上为214亩高标准农田提供全程化服务,他耕种土地面积有近600亩。

  “大包干以来,种田都是传统种植,虽然吃饭没问题,但成本很高,没有市场竞争力。现在我们采用机械化、规模化种植,讲究科学种植,这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增加效益。”程夕兵说,2016年他的收入超过20万,2017年则达到26万多。

  “大包干”带头人之一的严金昌,把自家土地流转出去后,经营起了金昌食府,随着小岗村旅游业的发展,饭店经常客满,想吃饭还得提前定位子。

  农村改革,释放了发展活力,让小岗村“一年越过温饱线,二十年没进富裕门”的尴尬逐渐成为过去。

  今年年初,改革又给小岗村带来了好消息。2月9日,4288位村民第一次作为村集体资产股东,每人领到了350元的分红。

  “我是运气好,赶上了好时代,全家一共领了3500元。”杨伟说。

  为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增收,2016年起,小岗村开展了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以及“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试点工作。

  “小岗村的经营性资产不多,如何让不多的资产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我们做了一些大胆的探索。”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李锦柱介绍,在清产核资和成员身份界定的基础上,小岗村组建了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全体村民成为股东,随后合作社以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和小岗品牌的部分资产,在小岗村创新发展有限公司占股49%,由该公司对外发展经营。

  2017年,通过多种方式经营,小岗村创新发展有限公司取得较好收益,给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分红了156.8万元。

  “经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我们提取了6.72万元的公益金,剩下150.08万的可分配资金,每位股民分红350元。”李锦柱说。

  从40年前“户户包田”迈过温饱线,到土地确权跨进“小康门”,再到如今人人持股、人人分红,小岗村村民增收速度不断加快。

  据统计,2016年小岗村实现集体经济收入680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69元,超过全省农民收入增速。2017年,小岗村集体经济收入820万元,同比增长20.6%;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06元,同比增长11.98%。

1,2
来源:人民网 编辑:梁瑞娴
  • 幻灯播放
  • 查看原图
  • 提示:点击浏览下一张图片,支持键盘翻页 ←左 右→
  • 图集已浏览完毕
  • 重新浏览
  • 发表评论(0)
更多推荐图片



图集推荐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