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排:三年拟投22亿提升城市品质

2018年06月21日 15:56 0人参与 0条评论 >

  10月13日,石排镇召开城市品质三年提升计划动员大会。图为参会人员在参观考察相关项目。

  看着崭新的马路、一栋栋新建的楼盘,石排镇水贝村邓老伯感触颇多,“变化很大,越来越漂亮了”。不过,水贝村只是石排镇环境变化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尽管石排镇城市面貌得到明显改善,但还有不少短板亟待改进。10月13日,石排镇召开城市品质三年提升计划动员大会,制定了《石排镇城市品质三年提升计划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希望在提升城市品质上抢得先机,让石排变得更美。

   不比数据比环境

  今年7月21日,东莞召开城市品质三年提升计划工作动员会,全面部署城市品质三年提升计划各项工作,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掀起提升城市品质的热潮。

  作为东莞次发达镇,石排镇要实现“弯道超车”,提升城市品质无疑是一条捷径,生态、投资环境变好了,自然能在发展中抢得先机、赢得主动。

  10月13日,石排镇政府召开了城市品质三年提升计划动员大会,制定了《石排镇城市品质三年提升计划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当天,石排镇领导班子成员还率领考察团,参观考察了该镇相关项目建设情况。

  记者了解到,石排镇目前形成了《石排镇城市品质三年提升计划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及14个具体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初步确定了98个项目,预计多方投入达22.56亿元,其中镇财政投入9.99亿元。

  接下来,石排将以镇区功能强化、魅力小城建设、美丽幸福村居建设、交通设施提升、市政设施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城市更新、城市管理提升、湿地公园提升为重点,把石排建设成为东莞重要的滨江宜居城镇,以历史文化、自然生态为特色的休闲旅游区和新兴的现代制造业基地。

  其中,在强化镇区功能方面,该镇将进一步加强镇区城市建设,从提升综合交通服务、提升公共设施服务、提升城市环境和打造宜居滨江新城等四方面进行强化,逐步呈现“道路更通畅、配套更齐备、环境更宜居”的城市新面貌。

  石排还将建设魅力小城,魅力小城建设是个系统长期的过程,应坚持远近结合,划定魅力小城建设范围红线,编制魅力小城发展规划,制定魅力小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打造一个以“产城人”融合为特征的魅力小城。

  近期,该镇将从示范街道综合整治和示范片区打造出发,选取中心路升级改造和红石山燕岭古采石场遗址景区建设为示范工程,按照“产城人”融合理念,以红石文化为根基,规划集石排独具特色的生态、人文、旅游、民俗为一体,打造具有本土文脉根基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

  此外,该镇还将进一步建设美丽幸福村居,不断提升交通设施、完善市政设施、完善公共服务、提升城市管理,以城市更新为着力点,鼓励通过多种更新模式盘活存量土地,促进集约发展。

  石排镇党委书记刘学聪表示,在具体工作推进中,面对9大领域14个三年行动方案98个项目,要系统处理好“五个手指弹钢琴”和“抓牛鼻子”的关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集中资源、集中力量推进规划引领、建设提速、生态改善、产城融合、服务优化和管理升级六个方面,迅速牵引带动石排城市品质在三年内实现大提升。

  融入片区联动发展格局

  城市品质决定城市的未来。近年来,石排城市面貌得到明显改善,道路网络日益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日益健全,但是仍然存在不少短板亟待关注和改进。对此,刘学聪表示,一定要跳出石排看石排,从更大范围审视石排城市品质的现实状况、审视石排提升城市品质的目标和方向,找准薄弱环节,明确主攻重点,想方设法推动石排城市新一轮大提升、大发展,为石排快速发展抢得先机、赢得主动。

  当前,石排正大力抢抓市推动次发达镇加快发展、松山湖(生态园)“1+6”统筹组团联动发展等政策机遇,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全力争取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我们要努力让群众感受到城市品质的明显提升,努力让群众收获到城市发展的更多实惠。”刘学聪表示,石排要紧紧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滨江新城”这一城市定位和发展布局,自觉置于松山湖(生态园)“1+6”统筹组团联动发展的大格局中来谋划。

  按照要求,石排制定了三年提升计划的阶段目标,争取实现“一年形成示范,三年全面提升”。其中,“一年形成示范”是指9个领域在2017年选择试点进行集中示范,争取在点上有所突破,形成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至2019年,争取城市品质提升取得显著成效,提升整体城市环境,并研究启动编制下一个周期的提升计划,探索形成滚动机制。

  “城市品质三年提升计划的攻坚集结号已经吹响。”刘学聪强调,石排城市品质三年提升计划的攻坚集结号已经吹响,石排将积极实施城市品质三年提升计划,加强全镇城市建设项目统筹,着力提升城市环境面貌,增强城市魅力指数,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美丽石排。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 邓燕芬
都翻到这儿了,就分享一下吧

热门跟贴

查看更多跟贴
来源:南方日报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东莞阳光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东莞阳光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在摘编网上作品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处理。
联系邮箱:tougao0769@qq.com
东莞阳光网
报障联系电话:0769-33332306
抱歉,你撞到了不存在的页面……
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你输入的网址可能不正确
链接可能已经过期
 
东莞阳光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50583
关于阳光网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络广告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5058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71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412012002
东莞阳光网版权所有 © 2005-2018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