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载春秋,129届辉煌,被喻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的广交会,为世界经贸交流搭建出互利共赢的平台:
● 3000多倍——在广交会举办的65年间,中国外贸随之快速蓬勃发展。1957年—2020年,中国外贸进出口增长了3000多倍,跃居世界第一贸易大国;
● 1.4万亿美元——广交会自创办以来,累计出口成交额超过1.4万亿美元,它在各个时期都是中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渠道;
● 4次迁址——从中苏友好大厦,到侨光路、起义路、流花路展馆,再到如今的琶洲展馆,在场馆的变迁之中,浓缩着一部中国外贸出口史和中国不断融入世界经济大循环的发展史。
65年间,无数中国商品通过广交会走出去,让世界认识了中国这座“世界工厂”,而世界也通过广交会走进来,了解了中国这个“世界市场”。
广交会展馆四度迁址
见证中国外贸发展
1957年4月,第一届广交会在广州中苏友好大厦举行,19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多位采购商到会,展出面积达到9600平方米。
广交会举办之初,参展主体只有外贸部直属的专业总公司以及公私合营的外贸公司。
中苏友好大厦一共举办了两届广交会。紧接着,由于广交会快速发展,展馆无法满足客商需求,广交会开始“搬家之旅”。
1958年4月15日,第3届广交会搬到了刚建成的侨光路2号中国出口商品陈列馆,展馆使用面积1.3万平方米。
不久后,广交会进行了第二次“搬家”。
1959年11月1日,第6届广交会搬迁到海珠广场附近的起义路1号陈列馆,新建的陈列馆展馆使用面积3.45万平方米,为侨光路陈列馆的2.65倍。
1974年,广交会于从海珠广场搬到流花路展馆,这是第三次“搬家”。
第35—103届广交会在这里举行。在20世纪80年代,展馆与邻近的东方宾馆、流花宾馆、友谊剧院等建筑群被选为“羊城八景”之一,享有“流花玉宇”的美称。
1978年10月,第一家工贸结合的公司——中国机械设备进出口总公司在第44届广交会上亮相,打破了外贸经营权的垄断。
随着中国大地吹起改革开放的春风,个体私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这些企业却不能直接参加广交会。从事工艺美术画和家装用品生产的王文康回忆道,上世纪80年代末,自己企业生产的产品想“出海”,就只能委托国企在广交会上代为销售。
1998年,外经贸部第一次赋予私营生产企业自营进出口权。
1999年第85届广交会上,民营企业第一次以主人翁的身份直接参展。格兰仕集团就是首次参展的两家广东企业之一。
一批批民营企业带着丰富的展品来到广交会,了解客户需求,获得创新灵感。2005年第98届广交会上,民营企业参展数量首次超过了国有企业,订单成交量也比上届增长了78.9%。
2008年9月,第104届广交会整体搬迁至琶洲展馆,新落成的广交会展馆位于广州珠江南岸,是当时亚洲设施最先进、功能最齐全的现代化展馆。这是广交会第四次“搬家”。建筑面积超过了110万平方米。展馆面积在不断变大的同时,其功能也在不断朝着现代化展馆发展着。
许多民营企业通过广交会这个大舞台,从作坊式的小工厂成长为国际市场的弄潮儿。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也为中国外贸注入了新的活力。
如今,民营企业已成为广交会舞台上的主角。第129届广交会共有境内外参展企业近2.6万家,其中,生产企业和民营企业占比分别达到49.3%、86.8%,成为主要参展主体。
从初级农产品到中国“智”造
作为中国对外经贸交流的窗口,六十多年来,广交会的展品——从初级农产品、机电产品等“中国生产”,到如今以智能化为代表的中国“智”造,广交会就像一座历史博物馆,见证了中国制造能力的不断提升和加强。
1957年春,第一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中苏友好大厦顺利举行。
首届广交会展示了1万多种商品,最终成交额达1754万美元,其中唱“主角”的是农产品和土特产,占成交额的64%左右。从广东从化的柑橘橙子到东北的大米,中国土生土长的“奇珍异宝”从这里走向世界舞台。
在1978年春交会时,中国机械产品出口成交仅5400万美元,而到了1990年的第67届广交会,电子交易团成交首次突破2.5亿美元,成交超1000万美元的产品有收录机、彩色电视机等“中国制造”的电器。
经过六十多年的“成长”,这个当初以农产品和土特产为主的小交易会,如今已成为“中国第一展”,“中国造”的展品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中国制造”的创新能力不断强化,近年来,中国“智”造以高科技、高品质的崭新姿态站立在世界市场高地。作为中国外贸经济的“晴雨表”,广交会也敏锐捕捉到这一趋势,推动展品不断转型升级,抢占中高端市场。
如今虽然有疫情的阻碍,但国内外采购商依然可以乘“云”而来,线上观览最新的“中国制造”产品。即将举办的第130届广交会将采取“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融合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