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
“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这为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迈上新征程,东莞提出建设文化强市,围绕建设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改革开放文化、潮流文化、体育文化、莞邑文化、生态文化“七大文化”,推出一批高质量的城市宣传产品,擦亮近代史开篇地、国际制造名城、潮流东莞、篮球城市“四张城市名片”。
建设文化强市对于站上“双万”新起点的东莞有哪些深远意义? “七大文化”“四张城市名片”和城市精神有哪些紧密联系?如何去理解城市形象提升和文化传承创新、对外传播的关系?日前,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李炳球接受记者专访,就以上问题分享个人见解,为加快建设文化强市建言献策。
问:站上“双万”新起点,东莞提出建设文化强市有哪些现实意义?
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李炳球:2022年,东莞历史性地成为全国第十五个“双万”城市,与此同时,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应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相匹配的新要求,文化强市建设正当其时。事实上,东莞提出建设文化强市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文化新城”到“文化名城”,从“品质文化之都”再到“文化强市”,东莞一步一个脚印,朝着推动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坚定前行。
从文化积淀的角度来看,东莞有着千年古县的深厚文化底蕴和独一无二的移民文化。比如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东莞作为一个农业县,农业生产、水利建设等方面的成就闻名全国,为后代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有着“科技共山水一色”美誉的松山湖正是起源于这个时期。再如改革开放时期,内地首家“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诞生,各公社(镇)的文化事业发展形成了群星闪耀、百舸争流的生动局面,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瞩目成果。可以说,东莞各个时期的文化事业发展也取得了骄人成就。
千年文化厚积薄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再将优秀文化发扬光大。顺着这个逻辑,立足“双万”新起点的东莞提出建设文化强市,在我看来,建设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改革开放文化、潮流文化、体育文化、莞邑文化、生态文化“七大文化”是重要抓手,“四张城市名片”则是做好对外宣传、提升城市形象的象征。
问:作为一名党史部门工作者,您是怎么去理解建设“七大文化”、擦亮“四张城市名片”和城市精神之间的关系呢?
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李炳球:无论是“七大文化”,还是“四张城市名片”,究其根本,离不开东莞“海纳百川 厚德务实”的城市精神。这是东莞人民长期发展建设实践过程中形成高度认同的精神价值,某种程度上说,是支撑着东莞发展到今天的强大精神内核。
城市精神历久弥新,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我们首先是传承弘扬城市精神,围绕城市精神总结提炼出“七大文化”,再以此为抓手,打造“四张城市名片”。“七大文化”是对城市精神的具体体现,“四张城市名片”是迈入发展新阶段,站在更高层次推动文化强市建设的系统谋划。
作为党史部门,我们将聚焦主责主业,深入挖掘、整理和研究东莞各个时期的史料,梳理历史文化发展脉络。其中一个重点任务,是计划用两到三年时间,全面系统地梳理透彻东莞改革开放史,出版相关刊物,为这段历史留下见证,更好地服务于建设“七大文化”和擦亮“四张城市名片”。
问:讲好城市故事,树立良好城市形象,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东莞要提升城市形象,就文化而言,不仅需要传承创新,还要实现有效的对外传播,这方面您有什么建议?
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李炳球:文化的传承创新、对外传播,它必须要有根,而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比如说要擦亮“潮流东莞”城市文化名片,前提是作为制造业大市、产业大市的东莞,有着雄厚的玩具制造基础、一流的制造工艺、相互协同的产业配套,日积月累形成了发展优势。同理,提到篮球,人们脑海中会浮现夺得11个CBA联赛冠军的宏远篮球俱乐部,东莞的篮球文化群众基础非常扎实,“篮球城市”这张城市文化名片的打造就是顺势而为、事半功倍。
哪些文化值得弘扬?哪些元素具有全国影响力?政府的引导是关键。
拿经济发展为例,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各镇街(园区)各自发挥优势去招商引资,形成“一镇一品”的特色产业,比如厚街家具、大朗毛织、虎门服装,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而这时候,我们发现缺少一个市级层面的引领性、标志性的产业园,2001年东莞就提出了打造松山湖,后来就有了实现从国家高新区到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再到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的“三级跳”的惊艳“蝶变”。
文化发展亦是如此,单靠企业、镇街也许能“开花结果”,但却难以成林成园。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政府“把脉”,加以引导,以更开阔的视野和更果断的末端执行力,进行更高层次的谋篇布局,有眼光、看得准,去创新、去提升,推动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就好比“放水养鱼”,前期发挥个人能动性任由其发展,时机成熟了,择机选择能够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鱼”,计划性地引导培育,“鱼跃龙门”,城市形象提升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根基稳,发展稳。传承创新、对外传播有了根和魂,就能够扎得稳、扎得深。文化事业发展追求的不是一蹴而就,站上“双万”新起点的东莞建设文化强市大有可为、未来可期。比如把握机遇,在充分调研、深入挖掘的基础上,去分类、去考量,再去引导、弘扬、传承、创新。这其中还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选择,群众喜闻乐见、接受程度高的文化,更有利于传播,更有助于擦亮城市文化名片,提升城市知名度美誉度。此外,要有能够代表城市形象的文化标志,例如东莞市博物馆新馆、中国举重博物馆等地标性建筑,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他们对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为东莞加快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记者 吴燕玲)
网友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