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东莞,知天下!
打开客户端发现更多精彩
立即打开

【视频】岭南文化展新姿②|活态传承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历久弥新

2021年12月01日 07:49 0人参与  0条评论

绸衣灯公是茶山镇及周边地区“开灯”时摆放在祠堂里供奉或馈赠的礼品,入选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今天的“岭南文化展新姿”系列报道,我们来了解一下这项“非遗”项目是如何通过创新、传习、互动融入大众生活的。

QQ截图20211130200659.jpg

东莞作家李翠薇2012年在《茶山乡志》上读到有关“绸衣灯公”的记载,对绸衣灯公产生了浓厚兴趣。随后,她花了3年时间,找到当时唯一会制作绸衣灯公的艺人学习,并积极进行抢救性传承,这项技艺才后继有人。

QQ截图20211130200709.jpg

绸衣灯公传承人李翠薇:“茶山绸衣灯公它融入了泥塑、刺绣、剪粘絮画等等的工艺,大红大绿,以白衬色,以金缀色,做到艳而不俗、华丽大方的美术特点。”

掌握了技艺还远远不够,想让古老的绸衣灯公焕发新的生命,就一定要适应时代发展,设计制作出符合当下审美和实用需求的作品。

绸衣灯公传承人李翠薇:“我做了一个小的十二生肖将军,小朋友可以给它装扮一下,贴上衣服,贴上背旗,这样小朋友会很高兴。”

QQ截图20211130200722.jpg

自2018年至今,茶山镇通过搭建社会实践活动平台,将非遗知识融入课堂,让留存百年的“活态文化”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QQ截图20211130200729.jpg

茶山镇中心幼儿园大班学生卢嘉彦:“喜欢画它出来,还喜欢它的衣服,也喜欢它的小公仔。”

茶山镇中心幼儿园教师廖嘉敏:“它可以让我们的孩子更加了解本地的文化,让孩子更加深入地学习传承岭南文化。”

除了绸衣灯公外,国家级非遗茶园游会、省级非遗茶山公仔等都是茶山镇岭南文化的精髓。该镇统筹实施传统文化展示体验平台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等6大工程和21项具体任务,合理利用非遗代表性项目,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创意和文化服务,推动传统文化不断焕发新光彩。

QQ截图20211130200758.jpg

茶山镇委委员刘雄生:“ 我们将不断提升茶山文物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建设文物三维数据库,通过全景式、全程式搜集茶山的非遗资源,推动非遗活化、传承。”

(记者 苏婵 刘建军)

来源:东莞广播电视台    编辑:林宝琨关键词:传承;非遗;岭南文化
都翻到这儿了,就分享一下吧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东莞阳光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东莞阳光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在摘编网上作品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处理。
联系邮箱:tougao0769@qq.com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