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校中开设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不仅让大学生们有机会学习古人的智慧,还能激发创作灵感。东莞理工学院的大学生们通过在课堂上学习岭南文化,将创作理念融入文创产品,为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
今年23岁的赖润峰,是东莞理工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大四学生。最近,他和同学们共同创作了一组文创产品,包括笔袋、文件夹、印章等7件套,在“国青杯”全国高校艺术与设计作品征集活动获奖。
东莞理工学院文传学院大四学生赖润峰:“这组作品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它结合了松山湖状元笔公园的元素,我们也给产品赋予了一些好的寓意。”
用原创设计活化传统美学,是他们在课堂上获得的启发。自2006年开始,东莞理工学院面对全校开设“岭南文化”选修课,以东莞历史文化发展为重点,着重分析岭南文化背景下东莞文化的历史演变、个性特征和文化优势。
东莞理工学院以城市文化研究中心为平台,带领学生们围绕岭南文化深入开展实践调研。2020年,该中心与国外院校合作课题8项,主持、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4项,其他各类立项50余项。与东莞市人民政府方志办合作开展东莞市1765个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实地核查,撰写《全粤村情·东莞市卷》六卷近700万字,初步建成全粤村情东莞自然村落数据资源库。
东莞理工学院文传学院党委书记阎江:“这些年东莞对于地方文化的保护和重视都有了空前的提升,我们希望通过一系列工作,为东莞地方文化的挖掘和保护作出贡献。”
(记者 苏婵 陈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