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关于东莞市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提请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政府账本亮出家底,2021年的钱花到哪儿了?2022年的钱准备怎么花?我们跟着小编一起解读《预算报告》相关内容。
2021年,全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69.46亿元,增长10.75%,完成预算的100.66%。其中,税收收入632.68亿元,增长10.78%,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82.22%,市级税收收入占比在全省稳居前列。非税收入136.78亿元。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1088.3亿元,增长10.87%,完成预算的108.84%。其中,市本级支出461.68亿元。另外,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702.15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0.79亿元。从可统筹使用的“三本预算”来看,全年财政收入实现恢复性增长,整体财力进一步稳固,为东莞经济稳步迈上万亿元发挥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过去的一年里,财政投入有哪些亮点和成效?
★ 亮点一 ★
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去年市财政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加快完善全链条创新体系,构建多元支撑的产业体系。
投入30亿元,支持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大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投入14.89亿元,支持建设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和南方光源研究测试平台等高新科技项目。
投入3.66亿元,支持源头创新、平台载体、技术创新等,推进科技计划体系全链条发展。
投入1.79亿元,推进东莞市建设广东省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验区,重点打造“倍增计划”升级版。
一年来,市财政大力扶持产业发展,有力促进了新动能的加速成长。
★ 亮点二★
加大财政惠企撑企力度 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市财政一直把保住市场主体、鼓励企业创新发展放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局中考量,聚焦市场主体关切,加大财政政策供给,让企业有更多获得感,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在财政政策支持方面,投入10亿元,继续巩固保企业、促复苏、稳增长成果,设立市“3+1”产业集群试点培育资金,有力推动我市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投入2.28亿元,支持技术改造、智能制造等,推动中小企业发展。投入1.42亿元,支持企业开拓境内外市场,推动电商业务发展。
在减税降费方面,除原有政策性减税降费政策外,2021年新增了提高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扩大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比例、所得税减半征收等7项税收优惠政策。2021年1-11月份,东莞市累计新增减税降费约187亿元,助力企业轻装上阵、更好发展。
在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方面,通过实施科技金融产业“三融合”信贷支持政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政策、莞企转贷政策等,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提升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2021年1-11月,助力符合条件的企业新增贷款27811笔,贷款金额超过1000亿元。全年莞企转贷政策为短期周转困难的企业提供转贷资金1007笔超过260亿元。
网友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