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病在国内发病率较高,占所有心脏手术的四分之一。8月13日,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成功开展心脏瓣膜成形手术,该项技术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标志着该院对复杂心脏瓣膜疾病的手术治疗技术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患者反复心衰危及生命 专家团队手术妙手回春
51岁的王大叔,家住东莞塘厦,近五年来他反复有胸闷、气促症状,曾在广东某三甲医院确诊为心脏瓣膜病。长期以来,王大叔及其家属担忧心脏手术风险较高,所以迟迟未能下决心做手术。直到三个月前,王大叔病情越发严重起来,出现心衰症状,被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以“二尖瓣关闭不全”收入心脏大血管外科。
心脏大血管外科团队仔细研究评估了患者病情和既往病史,如不尽快实施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心脏功能将会进一步恶化,并且随时可能面临心衰加重、猝死的情况。在征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后,心脏大血管外科团队决定为患者行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术。
“心脏是一个发动机或者是抽水泵,二尖瓣就是发动机的一个阀门或者是抽水机的一个阀门,二尖瓣关闭不全,阀门就失灵了,水抽不上去,会导致心脏反流,导致肺淤血、肺水肿、严重心衰,危及生命。”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心外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屈云飞介绍,在医院心脏麻醉、心脏超声等多学科多团队的合作下,今天在全麻下体外实施了一个二尖瓣的置换+三尖瓣的成形,再加临时起搏器的安置术。做完手术后,彻底上改变了瓣膜的功能,以后病人就可以长期存活,改善病人的愈后。
实施人才强院战略 推进高端人才“头雁计划”
人才是医院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大力引进教授、博士、海外专家等大批高层次人才,目前医院已有博士近50名,预计今年将引入的高层次人才达到100人,医院人才聚集效应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一大批博士、教授、博导等高层次人才来到塘厦,齐聚医院,使我们在医疗、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得到快速提升,‘六大救治中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院长邵义明表示,大量高层次人才的加入,推动了医院医疗、教学、科研、管理的全方位高质量快速发展。特别是在医疗技术领域,这批博士、教授、专家们各显其能,大量高新技术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校地共建以来,医院先后开展代表国内或行业领先的新技术、新项目20余项,部分项目填补东莞市乃至省内空白。
(记者 杨涛 陈文俊)
网友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