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强养老服务保障,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这些内容,一头连着老人;一头连着小孩。“一老一小”是事关千家万户的民生问题,也是必须做好的民心工程。备受关注的《东莞市“十四五”时期“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日前正式出台,东莞将从完善兜底性养老托育保障、大力发展普惠养老托育服务、强化居家社区服务发展、促进医养康养有机结合等方面,统筹优化养老托育服务供给,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全市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正在备孕三胎的横沥镇村尾村村民吴雪银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参观村里即将启用的托育所。配套齐全的设备,考虑周到的设置,墙面还铺上防止孩子磕碰的软垫,这些小细节让吴雪银解除了生育后顾之忧。村尾村常驻人口近四万人,辖区内有2所幼儿园、一所小学、一所中学,但没有托育机构。许多村民虽然有意愿生育,但在学龄前如何带孩子成为不少家庭的难题。
横沥镇村尾村党委委员、妇联主席香锦尚:“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我们村两委干部集思广益,盘活利用这个旧的建筑物,将其打造成村一级的普惠性托育中心,计划为我们辖区和周边区域0-4岁的宝宝提供看护和教育服务,解决双职工家庭家里孩子无人带的困境。”
目前,村尾村托育机构正在加紧完善,计划年内启用,建成后将成为全市首家普惠型托育机构。
市发展改革局、市民政局及市卫生健康局联合印发的《东莞市“十四五”时期“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围绕养老托育服务,提出了19项指标、10项任务及26条具体政策,其中,人均预期寿命、养老机构覆盖率、千人托位数等指标高于省平均值。
在托幼方面,除了建设普惠型托育机构,《方案》还明确,全市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将达到6.6万个,各镇街(园区)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不少于5.8个,逐步提高普惠性机构托位占比。至少建成1所市级示范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各镇街(园区)至少建成1所具有带动效应、可承担一定指导功能的示范性托育服务机构。
在养老方面,全市将新建城区、新建居住(小)区按照每百户不低于20平方米标准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达标率100%;镇街范围内具备综合功能的养老服务机构覆盖率100%;逐步建成社区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
《方案》还从加强用地保障、简化设立报批程序、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等方面支持养老托育企业发展。到2025年,东莞将基本建成主体多元、布局合理、管理规范、服务优质、覆盖城乡、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一老一小”照护服务体系。
(记者 赖晶晶 何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