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东莞,知天下!
打开客户端发现更多精彩
立即打开

【视频】阳光热线 | 市发改局:科技和产业深度融合 挺起制造业当家的“硬脊梁”

2023年06月17日 21:17 0人参与  0条评论

微信图片_20230617105034.jpg

东莞以制造业立市,坚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特色,是东莞厚植自身高质量发展优势的根本依托。今年,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以大装置、大项目、新产业为主阵地,推动科技和产业深度融合,挺起制造业当家的“硬脊梁”。6月17日上午,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叶惠明带队走进东莞广播电视台《阳光热线》直播室,现场回答广大听众、网友的提问,并与大家进行在线交流。

大装置

MTXX_MH20230615_125707881.jpg

大装置是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的“国之重器”。今年,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将紧紧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的建设目标和任务,着力提高松山湖科学城的集中度、显示度,加速大装置集聚。

MTXX_MH20230615_130341623.jpg

目前已投入运行的散裂中子源一期完成9轮开放运行,全球注册用户超过4300人、完成课题1000余项,在《科学》等顶级期刊发表文章60余篇,在新型锂电池材料、航空材料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依托散裂中子源成功自主研制出我国首台加速器硼中子俘获治疗实验装置(BNCT),今年4月东莞市人民医院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中心大楼建成,即将开展临床研究,将为恶性肿瘤患者提供全新的癌症治疗手段。同时,市发展改革局将推动散裂中子源二期、先进阿秒激光设施2个项目纳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十四五”规划。其中,散裂中子源二期已批复立项,下半年可动工建设;先进阿秒激光设施正在申报立项当中。

大项目

重大项目建设是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将建立健全重大项目“一张表”保障机制,统筹保障重大项目的资金、用地、用林等要素需求。动态调整政府投资项目三年滚动建设规划,推动行业主管部门提出本领域一定时期内需要建设的政府投资项目,争取东莞市更多项目纳入国家102项重大工程清单。

3.jpg

2022年,全市完成重大项目投资1262亿元,同比增长7.8%;新开工项目222个,涉及总投资达2562亿元;69个产业项目建成投产,预计新增年产值约664亿元。今年1-5月,全市重大项目完成投资465亿元,新开工重大项目74个,建成投产重大项目21个。

新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未来竞争力。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将从点、线、面三维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立新柱。

从“点”上引导,实施产业立新柱“一号工程”。谋划建设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2021-2022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累计新签约项目123宗,协议投资额超750亿元;2022年实现产值近800亿元,同比增长超25%。

从“线”上带动,加强重点产业链培育。今年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将出台专项政策,“突出重点,因产施策”,在企业招引、增资扩产、产品研发、市场拓展、人才引育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2022年,新材料产业营收达到1536亿元,新能源营收达到667亿元、半导体产业营收超过500亿元。

从“面”上铺开,打造新兴产业稳定发展空间。今年4月,市发展改革局出台了《推动高品质、低成本产业空间建设工作方案》,5年内启动5000万平方米优质产业空间建设,形成一批高标准、配套齐全的新一代产城融合型产业园区。

企业 科技 中麒光电_副本.jpg

接下来,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将聚焦高质量发展主线,坚持制造业当家不动摇,持之以恒抓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环境,加快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

点击收看直播回顾

(记者 赖晶晶)

来源:东莞广播电视台    编辑:黄玉翠关键词:阳光热线;市发改局
都翻到这儿了,就分享一下吧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东莞阳光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东莞阳光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在摘编网上作品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处理。
联系邮箱:tougao0769@qq.com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