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首创公安业务“一窗通办”,率先推出企业开办“一照通行”,推进政务服务全域标准化、全城便利化,开展“不见面审批”“不打烊服务”“科技助老”“爱心助残”“志愿帮办”等便民贴心举措……东莞市民服务中心作为政务服务改革的重要载体,是与群众接触最直接、最广泛的平台,启用4年来,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数字政府建设为载体,用心打响“莞家”服务品牌,打造“广深莞一体化”营商环境,推动政务服务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东莞市民服务中心前身是东莞国际会展中心,为构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深入贯彻落实数字政府改革,助推高质量发展,东莞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于2018年4月启动建设市民服务中心,历经一年半时间完成改建扩建,于2019年10月8日对外启用。该中心是融合党建、政务服务、公共文化、休闲娱乐的城市新地标;是展示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成果的重要平台;是优化营商环境、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城市新名片。中心设有270个办事窗口,综合窗口(含咨询导办)队伍共176人,年均办理业务量超100万宗,其中综合窗口161个,除公安、税务、婚姻登记通过部门综合窗口对外提供服务外,其余政务服务事项均进驻了“全科”综合窗口,实现“进一扇门、办所有事”,“一个窗办多项事”。2019年10月8日开厅至今,中心政务大厅共办理业务4,410,553宗,其中包含实体窗口共办理业务2,299,746宗,自助终端共办理业务1,925,405宗(含公安、税务),不见面审批服务共办理了185,402宗,五星好评率为99.97%(不含税务)。
▲公安业务“一窗通办”
▲不动产登记业务1小时出证
▲港资企业设立最快1小时
东莞市民服务中心积极推动政务服务及数字政府改革落地,通过十大创新改革推动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
一是全国首个实现公安业务“一窗通办”。
二是全国首个实现不动产登记业务全程电子化。
三是全国首个实现港资企业开办全程电子化。
四是强化党建引领打造全省首个与市级党群服务中心一体建设的市级政务服务中心。
五是全省率先与省粤财扶助系统对接实现政策兑现全流程标准化建设。
六是全省首个建设统一知识库实现便民热线与综合窗口业务全链条统一。
七是创新打造政务服务“五化”培训体系,全省第一批完成综合窗口行政办事员职业技能认定。
八是完成省电子档案试点建设开展“预归档”改革。
九是开展“两个10%”综合窗口业务退件率管理。
十是构建“一平台多终端”体系实现同源同标、多端申报。
▲ 便民热线与综合窗口融合
在助老服务方面,为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东莞市民服务中心推出一系列便民措施服务长者,包括免费提供老花镜、助听器、轮椅、日常药物及婴儿车等便民物资,导办台设立敬老服务专员;对预约、网办等系统优化,推出简洁版、大字版;指引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到单独洽谈室,使用绿色通道专人提供“一对一”“保姆式”辅助服务及业务办理。通过升级政务服务助老措施,以帮助老年人更好地应对 “数字鸿沟”带来的挑战,共享智能化便利。
▲便民物资
▲便民物资
在无障碍服务方面,根据无障碍建筑设计要求,市民服务中心在总导办台设置低位操作台,公共区域设置无障碍停车位、无障碍通道、家庭卫生间、外广场室外盲道。2022年5月,市政数局与市残联联合发起创建的“市民中心无障碍服务示范岗”正式揭牌,中心每周二、周六设置为无障碍服务日,可提供如手语、助盲、全程协办等一系列无障碍服务,让残疾朋友体验“有爱·无碍”的政务服务。截至2023年10月8日,市民服务中心一共为特殊人群提供107次关怀服务。
▲“志愿莞家”志愿服务站
在志愿服务方面,市民服务中心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21年12月,致力于为办事群众提供位置指引、预约辅导等服务,中心志愿服务队陆续开展过“‘爱心启航,益起成长’小小志愿者培训”“便民暖人心,服务零距离”等10次志愿服务主题活动。目前中心志愿服务队共有328人,总服务次数4201次,总服务时长10535分钟。同时,市民服务中心一楼设有“志愿莞家”志愿服务站,融合宣传展示、服务实践、激励回馈三大功能,结合政务志愿服务,方便为办事群众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内容。
▲东莞市首个公共场所母婴室示范点揭牌
在母婴服务方面,东莞市民服务中心在6个办事窗口区域配置了母婴室。母婴室功能多样,包括哺乳区、护理区、休息区,同时配齐婴儿床、婴儿护理台、T型婴儿保护座、沙发、脚垫板、饮水机、恒温空调、餐巾纸、尿布等设备和物资,为母婴群体提供便利。2020年10月27日,东莞市民服务中心成为全市首个获批“公共场所母婴室示范点”称号单位。
▲获赠锦旗
该中心深入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立足“小切口”服务“大民生”,满足企业群众在休息期间的办事需求,从2020年2月至今,持续推出“周末不打烊”“午间不打烊”“双节不打烊”等延时服务,开放24小时自助服务区,打造莞家服务品牌,开展“莞家”快闪活动、“科技助老”、莞家代办等一系列特色贴心服务,不断加强前台综合窗口与后台进驻审批部门相互协作、相互联动,切实解决群众“上班时间没空办事、休息时间没处办事”的难题,为群众和企业带来最大限度的便利。截至目前,共收到群众表扬信2300多封,锦旗17面。
窗口值班工作人员说:“从走进窗口开始就没有停过,但是能解决群众的燃眉之急,给群众提供便利,就是我节假日牺牲陪伴家人时间,坚守岗位最大的动力。”
2023年7月18日,为家人奔波多日的邓小姐在表扬信中写道:“办事非常认真,而且很热情,主动帮忙解决问题,非常麻烦的事也不嫌麻烦,很认真讲解,为此非常感谢林小姐的帮助,为我们省几万元。”
2023年8月28日,退休人员余先生来到窗口咨询办理社保异地就医备案手续,由于不熟悉相关内容,余先生表示非常困扰。当余先生向窗口人员马丹咨询的时候,马丹的专业和耐心让余先生感到“如清泉般的暖心”。当天,余先生不仅顺利办理完手续,同时也得到了耐心的解答。余先生当即手写了一封充满感激之情的表扬信。
一封又一封的表扬信都是肯定,信里一字一句都是认可!该中心表示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落实好政务服务全城便利化专项行动,进一步完善大厅运营、综合服务团队管理制度,推出更多便民惠企措施,不断提升企业群众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四年来,市民服务中心与东莞的市民心心相印,时刻在一起。我们270多个专业窗口,一年超过一百万宗业务,向市民交出了一份成绩单。”东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局长张志云表示, 下一步将以开厅四周年为起点,推出“媒体开放日”“志愿服务日”“群众体验日”等系列开放日活动,让社会各界感受市民服务中心的服务。“欢迎市民对我们的服务、流程提出优化建议,我们也将谋划‘政务之星’、‘我与市民服务中心共成长’等系列活动,激发窗口团队活力,提振士气,提升业务技能与服务水平。我们将以更高的标准、更好的服务、更快的速度,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努力打造与广深一体化营商环境,不断提升企业群众办事的体验感、获得感。”
(记者 杨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