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稻”丰收季。在东莞各镇街的稻田里,沉甸甸的稻穗已经压弯了“腰”,正低头摇曳着。抬头望去,一片片绿意与金黄交织,一幅美丽生动的乡村丰收盛景图徐徐展开。
周屋稻田金秋丰,阳光微醺稻浪香;机器轰鸣如诗行,笑语飘荡舞田间。
虽已过立冬,周屋稻田还身披秋天的色彩。稻穗沉甸甸地垂落,金黄丰饶的稻田是治愈和温柔的自然之画。微风吹来,稻谷清香四溢。
人们纷纷走进稻田,抓住秋天的尾巴记录明媚的丰收季节。金黄的稻谷成了最佳的拍摄背景。
机器的嗡鸣声穿越稻海,稻谷落入篮筐,沙沙作响,仿佛是大地对农人勤劳耕作的回应。
深秋初冬,在高埗镇卢溪村,210亩稻田褪去夏日的青涩,披上了金黄的外衣。风吹稻浪,谷粒飘香,收割机穿梭在田间,轰隆声像在“唱丰年”。
据农户李成球介绍,这次冬造水稻的亩产在800斤到900斤,比去年增收50斤左右。
丰收的景象,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观看,有的拿起相机,记录这喜庆的瞬间。
摄影爱好者黄炳健:“我来拍摄一下卢溪稻田的风光,感觉越来越美了。我来了好几次,东莞的美丽乡村我都会去拍。”
据了解,今年高埗镇种植的663.3亩晚造水稻陆续迎来丰收。其中卢溪村的210亩连片水稻成为周边群众周六日打卡的好去处。黄灿灿的稻田、阡陌的田间小路与卢溪村错落有致的居民区,交织成一幅和美乡村画卷。
近年来,高埗镇积极落实耕地保护工作,保障粮食综合生产力同时,也在统筹整合农田资源,培育壮大现代乡村产业,以卢溪村700多亩连片农田为试点,推动高效集约利用连片农田,建设美丽田园,目前已有459亩农用地被打造成水稻及蔬菜种植基地。
时下正值水稻收割季,连日来,望牛墩镇农民正在抢抓时令,收割水稻,确保“颗粒归仓”。
在该镇的水稻种植基地,清新的稻香扑鼻而来,让人感觉心旷神怡。金灿灿、沉甸甸的稻穗挂满了稻秆,随风起伏,燕子在稻田间上下翻飞,勾勒出一幅幅生态、丰收的美丽画卷。
田里的收割机来回穿梭,饱满的稻穗不断滚入机器,转眼间就完成了水稻收割、脱粒等工作,现场一派丰收忙碌的景象。
据农户介绍,今年种植了80多亩的晚稻,他对今年晚造水稻的产量和品质都比较满意,预计亩产有800斤左右。水稻采收完后就需要及时晾晒,朱平沙村委会积极协调,把村文化广场开放出来,给农户晒粮,多措并举助力农户颗粒归仓。
为确保今年粮食生产安全,此前该镇农林水务局多次深入田间地头,指导辖区种植户做好强降雨天气水稻防御措施,确保雨后能迅速排掉田间积水,减轻渍涝危害。目前,农林水务局组织技术力量指导种植户加紧抢收工作。
(通讯员 熊燕青 李淦斌 苏佑邦 谢应珊 东城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