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东莞,知天下!
打开客户端发现更多精彩
立即打开

数字东莞丨守护“人民运河”,水务智绘三江六岸画卷

2024年05月23日 23:01 0人参与  0条评论

千年莞邑,治水千年。早在宋代,东莞就已筑陂开渠、修堤建闸。新中国成立后,东莞大兴水利,1957年东莞人民手刨挖渠、肩扛泥石,奋战140天修成东莞运河。以运河工程为标志,二十世纪50年代诸多水利工程在莞邑大地迅速兴起,框定东莞水利基础设施版图。

图片4.jpg

“一专网”提升水务自动化程度

东莞市水务工程自动化智控平台(下称“智慧水务”)项目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泵闸自控系统、智慧调度管理系统。

其中,泵闸自控系统是智慧水务的基础设施,集成先进的传感器、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对运河泵闸的实时监控和精确控制。

目前,项目已完成对东城街道、寮步镇、东引运河流域、石马河流域共135个重点泵闸站点的自动化升级改造,设立8个分控中心以及1个总控中心,以统一平台实现水工程远程控制调度,提高水利信息化水平。

图片5.jpg

针对135个重点水利工程站点,搭建工控专网,包括传输网络设计和网络安全设计,实现水工程的远程联合控制调度以及统一管理,发挥水工程体系协同效能。

工控专网建成后,可大幅提升东莞市水务自动化程度,东莞市运河治理中心、南畲塱排站、9大水库、东城区域、寮步区域的重要水利工程自动化覆盖率达到100%,全量收集各项水文工情数据,为远程决策及模型计算提供数据基础。通过远程控制站点,一人即可负责多站点, 大幅优化了现地站值班人员。

安全管控方面也有多项成果。工控网专网与办公网实现物理隔离,满足等保2.0三级要求;总控中心可对安全事件、脆弱性、配置、可用性与安全相关的数据进行统一采集、集中分析,发现安全风险时可实时触发告警;135个现地站均配置工控接入防火墙,提升前端感知数据传输安全性。

“一张图”精准化调度管理

每一场暴雨,都是一次考验。今年4月广东破纪录的暴雨季,东莞智慧水务成功经受住了从水位监测、内涝预警到用水调度的多个难关,尽最大可能保护了市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智慧调度管理系统,正是智慧水务的“大脑”。智慧调度管理模块统一接入了上述135个市重点水闸泵站群、水库,显示实时水情数据监视、工况数据等信息,具备基础信息查询、数据统计分析、一张图展示等功能,实现泵闸精细化管理和精准运维,满足监测预报、动态预警、调度预演、调度预案等业务功能。

图片6.jpg

统一指挥可视化成果基于GIS水利一张图,实时展示分中心管辖权限范围内所有泵组、水闸的地理位置信息的分布展示,以不同站点图例标识站点类型,并接入实时雨量、水位、流量、工情、预警、告警等数据,提供基于站点名称的站点位置、站点信息查询、定位等功能。

除了智慧调度管理模块,水工程预报调度模型模块同样重要。以东引运河流域为试点,开展智慧化模拟,构建东引运河数字河网水文水力学模型,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实现精准数字模拟、科学调度指挥。

目前,该模块实现东引运河流域河涌关注点水位、流量及东城寮步内涝状况的在线滚动预报与预警,预报期最长可延长至72小时。而在极端暴雨、洪涝条件下,平台制定多套东引运河沿线18座主涵闸调度方案,为工程调度提供决策参考。

东引运河流域水文水动力耦合模型,是东莞市智慧水务与数字孪生流域建设的重要拼图,助力提升东莞市水务管理工作的智能化水平。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深入,智慧水务将为东莞乃至更广区域的水资源管理提供更强大更智慧的支持。

(记者 赖晶晶)

来源:东莞广播电视台    编辑:黄玉翠关键词:水资源;智慧;水务
都翻到这儿了,就分享一下吧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东莞阳光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东莞阳光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在摘编网上作品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处理。
联系邮箱:tougao0769@qq.com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0人参与 0条评论

网友跟贴

查看更多跟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