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智能作为人工智能的下一个浪潮,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多学科技术,正推动智能经济时代加速到来,2024年也被业界视为具身智能发展元年。5月25日上午,由广东院士联合会、东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以“大模型具身智能”为主题的2024松山湖科学会议在东莞拉开帷幕,40多位院士专家齐聚东莞,围绕6场专题学术讨论会,分享最新技术趋势和突破性进展,展示前沿科技成果、探讨产业发展机遇,深度促进交流对接,为企业把脉问诊。
会议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钹,会议执行主席、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张建伟,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王树新,新西兰工程院院士陈小奇、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郭毅可、戴建生,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马书根、郭书祥等院士专家出席会议,东莞市委书记肖亚非出席会议并讲话,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成洪波,东莞副市长黎军、陈庆松,广东院士联合会(粤港澳院士专家创新创业联盟)秘书长卢育辉等出席会议。
肖亚非代表东莞市委、市政府向各位院士、专家、领导和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长期以来支持东莞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表示,2024松山湖科学会议的召开,不仅是科学界的一次盛会,更是东莞的一件大喜事。东莞作为一座以“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为特色的城市,既有孕育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肥沃土壤,更是人工智能产业化应用的巨大蓝海,将在电子信息领域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在模型应用领域推动“大模型”+“工业小模型”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同时,加强算力算法生态在松山湖和滨海湾集聚,设立“工业算法”联盟,加快开发一批“开箱即用”的智能算法应用,在中心城区附近规划建设人工智能小镇,探索建设城市级人工智能算力公共服务平台。希望大家多到东莞参与科技交流、开展科研活动、推动成果转化。东莞将全力当好大家的服务员和“合伙人”,在项目资金、产业基金、产业空间、人才引留等方面,为大家在莞创新创业提供最大的支持和最优的服务。
会上,会议执行主席张建伟作会议总览介绍。肖亚非为会议主席张钹、会议执行主席张建伟颁发纪念证书。
据悉,2024松山湖科学会议聚焦“大模型具身智能”领域,采用1场全体大会,以及多模态大模型、机器人具身智能、医疗机器人具身智能、具身多智能体、具身智能技术实现、具身智能安全与治理等多个专题学术讨论会的形式展开。在为期两天的学术会议中,院士专家们将围绕跨区域、跨学科协同发展的机遇与挑战,面向基础研究前沿,面向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战略需求,聚焦大模型时代下具身智能的现状、挑战与未来走向展开研讨,提出具有代表性的发展建议,形成《2024松山湖科学会议共识》并对外发布,促进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
延伸阅读:
何为“具身智能”?“具身智能”不仅是当前人工智能技术走向物理世界的前沿方向,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开辟的新领域、新赛道。“具身智能”旨在发展基于数据驱动的软硬件结合智能体,通过自感知、自认知、自决策、自执行、自学习等使不同形态的机器人在真实物理环境下自主完成任务。
(记者 吴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