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东莞,知天下!
打开客户端发现更多精彩
立即打开

“东莞龙舟月”年度收官大戏上展出百米龙舟长图 助推龙舟文化“出圈”又“出海”!

2024年06月25日 07:32 0人参与  0条评论

image.png

龙舟文化在莞邑大地传承千年,历久弥新,在新时代仍然焕发着自己独特的魅力。6月22日-23日,“龙腾湾区·潮游东莞”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东莞)龙舟邀请赛暨龙舟嘉年华在东莞市麻涌镇华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盛大举办。这是全国最长龙舟月——“东莞龙舟月”的年度收官大戏。

image.png

来自大湾区9+2城市及世界各地的60支龙舟强队齐聚东莞同场竞技,同时龙舟装扮巡游、龙舟拔河、泼水狂欢、华阳湖音乐节等精彩嘉年华活动,点燃了广大市民在周末观看龙舟的热情,大家尽情体验既传统又潮流、好看又好玩的龙舟文化。其中,在活动上展出的百米龙舟长图,更是圈粉不少,助推龙舟文化热在莞邑大地上持续“升温”传播,可谓“出圈”又“出海”。

image.png

珠江三角洲腹地,河网纵横交错,赛龙舟历史悠久,而作为岭南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龙舟文化在粤港澳地区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如今已成为广东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

微信图片_20240624230944_副本.jpg

在今年的粤港澳大湾区(东莞)龙舟邀请赛上,由人民日报新媒体和广东发布联名推出的龙舟长图,进行了线下展出,不仅引起了来自大湾区9+2城市的多支龙舟参赛队伍和来自全国各地游客们的强烈共鸣,甚至还吸引了许多外籍龙舟爱好者的目光。

微信图片_20240624230947_副本.jpg

起龙、赛龙舟、洗龙舟水、趁龙舟景、唱龙舟歌、食龙船饭、吃龙舟饼……每年端午节前后,岭南水乡水面上的赛龙舟盛景此起彼伏,蛟龙飞舞,水花四溅,锣鼓阵阵,呐喊震天,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龙舟盛景。而这些生活中历史悠久的龙舟盛景,全部被绘制成一幅幅极具代表性的漫画图景,以更轻松、更直观、更具可看性的特点,生动展现广东人民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

image.png

“我看到长图上绘制了起龙的情景,这立即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因为龙舟文化在岭南地区是共通的,我觉得这种传播方式非常好。本次赛事有很多不同城市,甚至不同国家的队伍来参加,通过这种直观的图片式呈现,能够帮助大家很好地理解龙舟文化中的各种民俗内容。”南海京兆龙舟队教练黎显林现场向记者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image.png

市民陈先生夫妇来自山城重庆,此前对广东地区端午节划龙舟的习俗并不了解,也不知道当中的精神内涵。这次通过带孩子来华阳湖第一次现场观赛,同时仔细浏览了龙舟百米长图后,对龙舟文化赞不绝口。“这就是我们的一种文化自信。因为之前我们重庆那边过端午只有吃粽子的习俗,没想到在广东这边,还有这么热闹,丰富多彩的龙舟文化活动,而且还有这么悠久的历史传承,我们要好好把它弘扬和传递下去,我学习了解后,也会认真地给自己的孩子介绍。”

image.png

另外一位正在苏州大学就读汉语专业的来自俄罗斯的参赛小伙尼可,也就现场展出的龙舟长图和中国的龙舟文化向记者诚挚地表达了自身想法。“我和我的队员们都是国际生,之前我们并不知道有划龙舟这项运动,是后来学校的一位老师教我们的,后来划着划着大家就喜欢上了,这次来东莞参赛也是我们第三次参加龙舟比赛。没想到在这里还能看到这么有趣的龙舟图展,我想通过这种方式,也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中国的龙舟文化。”

image.png

据了解,东莞市拥有“中国龙舟之乡”“中国龙舟文化之乡”等荣誉称号。与龙舟文化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有10项,其中国家级2项,分别为龙舟制作技艺和赛龙舟。龙舟文化在东莞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image.png

龙舟,已不仅仅是传统节日的象征,更是“龙的传人”同舟共济、团结拼搏、力争上游、奋勇争先的精神象征。接下来,东莞将继续推动龙舟文化创造性转化,持续推出龙舟文化创意产品,使龙舟文化在传承与发扬中成为东莞一张靓丽的城市文化名片。

(记者 谢慧龙)

来源:东莞广播电视台    编辑:余子刚关键词:
都翻到这儿了,就分享一下吧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东莞阳光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东莞阳光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在摘编网上作品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处理。
联系邮箱:tougao0769@qq.com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0人参与 0条评论

网友跟贴

查看更多跟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