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帮助科研院所、大学、企业更好地链接大湾区优势科创资源,7月12日上午,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广东)启动2024年第二期高级技术经理人培训,助力辖区技术经理人更体系化成长。在未来6周内,32位资深技术经理人将通过“边学边用”的方式,围绕产业需求和科研院所成果进行挖掘、对接、落地。
据介绍,参加2024年第二期高级技术经理人培训的32名优秀学员是从众多报名者中严格筛选而出,他们大多来自高校院所、科技型企业、科技服务机构和新型研发机构。本期实务培训将以能力互补、经验复合为原则,把学员分成不同项目小组,围绕松山湖的科创成果或产业需求,开展为期近2个月的实务项目工作。
开班课上,导师对初级、中级培训的主要内容进行重温,指导学员围绕项目进行分析、讨论、挑选并制定方案。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学员们将通过以工作坊为主的课程讲授、项目展示,全面地提升成果转化的能力,打造长期合作所需的实力。
学员夏斌:“我觉得高级技术经理人培训班起到了很好桥梁作用。学员们在一个月前已提前见面并沟通,我们在沟通中产生了很多火花。现在拥有资源的企业不一定对接到高校,而高校、科研院所同样也很难去找到有需求的企业,因此桥梁的作用就显得很重要。”
据介绍,高级技术经理人培训主要带领学员熟悉国内外相关产业领域技术知识和发展趋势,了解国内外技术转移机构及其运营模式,帮助学员获得独立或带领团队结合企业实际需求开展技术转移服务的能力。而在今年首期的高级技术经理人培训中,部分学员“学有所成”,实现了多个技术转移转化项目提速。
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广东)专家组组长钟敬恒:“第一期,有两个小组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他们跟珠江三角不同城市的企业、科技供给方沟通。双方都对未来表示出很强烈的兴趣,合作的概率也相当大,这是我们非常希望看到的。企业对他们带来的成果、工作的认可度非常高。”
接下来,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广东)将继续围绕松山湖技术转移转化需求,通过推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多链融通,加强科技成果转化链条各环节交流合作机制,推动松山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建设向高质量发展。
(记者 梁晓云 黄满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