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AI大模型加速落地各行各业,作为人工智能的核心之一,大模型掀起的浪潮持续涌动,国内外各种大模型百花齐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逐渐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和战略性技术。10月24日下午,工业AI应用技术研讨会暨数联智造“AI+X”新产品发布会在松山湖举行,进一步擦亮东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名片。
东莞市科学技术局、东莞市集成电路创新中心有关领导以及来自半导体等行业上下游相关代表出席活动,共谋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的最新应用和技术发展蓝图。
智造企业揭牌 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当天,由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傅彦主导成立的广东数联智造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揭牌落户松山湖。她多年来深耕数据库、数据挖掘和神经网络方面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并于2012年成立成都数之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目前,该公司通过自主研发解决AI在线检测设备人工依赖度高、稳定性差等痛点问题,已完成超2亿元的C轮融资。广东数联智造科技有限公司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力,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AI+X”新产品发布
研讨会上,多位来自科研机构和企业的重量级嘉宾还围绕大模型技术、机器视觉、数字基础设施等前沿议题发表精彩的主题演讲,为与会者带来深度的技术剖析与行业洞察。此外,广东数联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发布“数联智造AI+X云边端全场景产品矩阵”,展示数之联在工业AI质检领域的最新研发成果和创新应用。“AI+X云边端全场景产品矩阵”将ADC作为核心,扩展至模型训练和检测复判,实现“云”(管理+训练)+“边”(推理)+“端”(业务)的一体化方案,旨在通过标准化平台提高生产质量和数据价值。
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傅彦表示,在“AI+”浪潮的强劲推动下,工业领域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数字化转型机遇。广东数联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将建设成为集团的销售中心和生产制造中心,为东莞乃至广东的工业AI质检升级注入强劲动力,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高效化、绿色化方向迈进。
“珠三角也是智能制造非常发达的地方,生产成本非常低,我们现在不仅做软件,也会做软硬一体的设备,所以我们可能会把智造中心往东莞落户,整个从销售体系到智制工厂都可以朝珠三角发展。整个广东的市场环境以及政策环境都非常好,所以对于我们这些企业落地到东莞也是有很好的支持。”傅彦说。
据了解,目前东莞拥有超过22万家工业企业、1.4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东莞连续第6年位居全省地级市第一。这些工业企业构成了东莞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主力军,为东莞工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同时,国内厂商在细分领域持续追赶海外龙头,国产替代进程加速。近年来,智能化逐渐替代自动化成为潮流,技术的普及、成本的下降带来智能化逐步深入,未来,国内厂商有望凭借更低的价格和优质的服务进一步提升工业领域的国产化率。
东莞市集成电路创新中心执行主任林华娟:“人工智能大模型是当时最高频的词,除了应用在文本视频的生成外,如何让这些新技术应用在工业领域帮助工业企业提效增效,正是我们今天举办这场研讨会的主旨,也是我们东莞集成电路创新中心正在大力推动和落地的方向,借此来助力‘广东强芯铸魂璀璨工程’。”
(记者 梁晓云 黄满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