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上午,东莞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电通暨首列车接车仪式在道滘车辆段举行。
根据工作安排,1号线首列车已于2024年12月30日晚运抵道滘车辆段,并于次日完成卸车及编组。经过近一周的调试试验,1号线首列车各项技术指标良好,已具备更多现场调试能力。
东莞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全长57.46km,配属4动2拖6编组B型车,最高运行时速可达120公里,全列车最大载客量2000余人。列车具备GoA4级全自动运行功能,可实现早晨自动唤醒、全车自动检测、自动上线运营、自动对位停车,结束一天工作之后还能自动回段、自动洗车、自动休眠。
列车还配置了主被动障碍物检测、轨道巡检、受电弓监测和智能运维系统等多项智能化设备,在运营的同时还能检测沿线轨道和受电弓情况。此外,1号线全线采用了永磁牵引技术,启动停车更平稳、能耗还能降低25%左右。
在进行紧张调试首列车的同时,1号线于2024年12月28日开始陆续为沿线各站送电,至12月31日实现了全线电通。经过一周的通电运行,各设备状态良好、稳定、可靠。
东莞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全线共使用四个主变电所进行供电,新建了道滘主变电所、松山湖主变电所、黄江主变电所,与2号线共用旗峰主变电所。主变电所从电网引入2路110kV外电源,通过降压/整流后为1号线25个车站及场段提供各机电系统设备提供400V交流电源,以及为车辆提供1500V直流电源。1号线还配备了能量回馈系统,列车在刹车时能秒变“发电机”,将产生的电能提供同线路其他列车,同时提供给车站照明、通风等系统,甚至反馈给民用电网。如此的“精打细算”,不仅有效降低了隧道内温度,还大大节省了电费,将“绿色交通”的理念融合到了实际工作中。
东莞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电通、首列车顺利接车的实现,为后续的全线热滑、机电各系统综合联调,以及动车调试提供了稳定的电力保障和设备基础。市轨道公司、轨道一号线公司将全力以赴,推动接下来的关键节点目标的顺利实现。
(记者 赖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