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莞这座人口众多、车辆保有量不断攀升的城市,停车难问题曾一度困扰着广大市民。然而,2024年,东莞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提前完成年初设定的全市计划新增8万个停车位的目标,实际新增停车位8.6万个,其中配建车位4.94万个,路外公共车位3.66万个。
这一年,东莞市委市政府将停车管理纳入重要民生实事,市交通运输局全面推进停车设施规划建设管理,分级开展停车资源普查,编制专项规划,并出台多项政策文件,推动行业规范发展。通过提高停车配建标准、新增路外公共停车场、盘活桥下空间资源和加强停车资源共享等措施,东莞近四年新增42.46万个停车位,泊车比从2021年的0.47提高至2024年的0.53,有效缓解了停车压力。
这些数据背后,是东莞精准施策、多措并举的生动实践,那么东莞是如何一步步破解“停车难”问题的呢?
大力增加停车资源供给 缓解供需矛盾
停车难,归根结底是停车位供需不平衡。东莞深知这一点,今年以来,大力推动停车设施建设,精准增加停车资源供给。
在黄江镇玉堂围社区,新建成的玉堂围市场立体停车楼,新增了150个停车位。以前,社区居民王阿姨买菜时,常常为找不到停车位而烦恼,现在有了这个多功能的停车楼,她买菜更方便了,可以轻松地将车停在停车楼里,然后步行到市场选购新鲜的食材。这样的变化,让王阿姨对政府的民生工作竖起了大拇指。
▲玉堂围市场立体停车楼
除了新建停车设施,东莞还通过盘活现有资源来增加停车位。例如,各镇街(园区)错时开放共享了27个行政企事业单位内部停车场,共7290个停车位。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停车场的利用率,也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便利。同时,东莞还盘活8个桥下空间建设停车场,新增桥下停车位1406个。这些举措,充分挖掘了城市空间的潜力,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停车选择。
完善政策体系 强化顶层设计 为停车管理提供有力支撑
解决停车难题,离不开完善的政策体系和顶层设计。今年,东莞进一步完善停车政策顶层设计,加强完善全市停车设施规划建设管理体系,印发了《东莞市2024年停车设施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要点》,明确了2024年停车规划建设管理6大方面22项具体任务,为全市停车设施规划建设管理提供了指导性文件和工作依据。
同时,东莞还建立了市镇两级停车设施发展联席会议,统筹协调推进工作;开展停车地方立法、“1+N”停车管理政策、共享停车指导意见等政策研究,为依法治理城市停车问题提供法治保障。这些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为东莞停车设施的规划建设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也为市民的停车权益提供了保障。
在细化落实市镇两级停车资源普查及专项规划方面,东莞也做了大量工作,印发了《东莞市机动车停车设施专项规划(2023-2035年)》,明确各类机动车停车位供给总量、停车设施布局、规模和建设时序,确保不同区域停车设施差别化供给、管理的发展策略。对建筑物配建停车场、城市公共停车场、路内停车位三类城市停车设施作出了具体规划,全市将划定3类停车发展分区,相应采取不同的停车管理政策。这些规划的实施,将有助于实现停车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进一步缓解停车难问题。
培育停车规范管理典型村(社区) 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村(社区)是城市的基本单元,也是停车管理的重要阵地。东莞结合“百千万工程”,市交通运输局制定出台了《东莞市推进村(社区)停车规范管理工作方案》,为村(社区)停车秩序管理提供详细工作指引。同时,加强各镇街(园区)服务指导工作,今年全市培育了102个停车规范管理典型村(社区),进一步促进村(社区)精细化管理水平,缓解村(社区)停车难、停车乱的问题。
长安镇厦岗社区的海螺高层停车楼,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座12层的停车楼,占地面积5943平方米,建成后提供车位1190个,预计近期投入使用。它将有效缓解社区周边幼儿园、公园、住宅区、工业园的停车压力,进一步优化公共管理和村(社区)面貌。石碣镇水南村政文路的停车管理示范项目,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道路两侧,一边设置了非机动车道,一边划设了清晰可见的停车泊位标线,车辆有序停放着。
▲长安镇厦岗社区的海螺高层停车楼
石碣镇水南村结合“百千万工程”省培育停车规范管理典型村工作,打造了停车设施示范项目,划设了非机动车道,设置了非机动车专门停放区域,增设路口斑马线以及利用篮球场周边空间设置临时停车场,尽可能增设停车泊位;同时,还设立了严管路,建立停车管理应急工作小组,并制定完善了停车管理制度,安排专人管理服务,机动巡查,进一步缓解了周边村民停车难、停车乱问题。
▲石碣镇水南村设置了非机动车专门停放区域
“根据相关要求,典型村(社区)至少打造不少于1条机动车、非机动车停放示范路(街)、1条严管示范路(街)、1个停车设施先行示范项目、1个停车秩序示范片区等,不断提升停车设施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东莞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四个1”硬件标准是培育停车规范管理典型村(社区)的重要参考指标。
“一村一策” 因地制宜解决停车难题
此外,东莞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结合“一村一策”,制定有针对性的村(社区)停车管理方案,分类确定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对停车供需紧张、人口密集高的区域,重点解决停车供需问题,而对停车供需不紧张的区域,则需更注重停车秩序的管理维护。
厚街镇对厚街社区鳌台历史文化街区的交通治理改善方案,就是一个典型的“一村一策”案例,通过普查、分析掌握底数,提出对区域主干路网“微整治”、智慧交通系统建设、停车秩序治理、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理措施落实,推动着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质量不断提升。
▲厚街镇大明塘美食街停车楼
在现场,记者看到停车场内,地面划着醒目的停车线,车辆停放规范,停车场自投用以来,受到市民好评。据悉,借力“百千万工程”实施契机,从2023年8月起,厚街正式启动了大明塘美食街停车楼项目建设,着力解决老街区的停车难题。项目位于厚街社区西元路东侧地块,为1栋5层多功能停车楼,一至四层为停车场,可提供318个车位,首层临街还有11个商铺。
石龙镇新维村则通过创新管理方式,满足村居民的需求。村里充分利用闲置地、边角地硬底化改造停车位,清理到期厂房改建停车场,新增停车位227个;村小组利用村内独立地块,集体资金投入300万建成60个车位的机械式立体车库,解决村民停车难困扰。同时,新维村还创新自治管理手段,充实组建新维村巡管队联合整治,节假日车流量大时主动引导车辆停放。
创新管理手段 提升服务效能 增强市民参与感
在停车管理中,东莞不断创新管理手段,提升服务效能。例如,一些村(社区)将规范停车纳入村规民约,形成了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相互监督的良好氛围。创新推行村(社区)设立“红黑榜+积分榜”管理制度,采取一定的奖惩措施,规范管理辖区停车秩序。这些创新的管理手段,不仅提高了停车管理的效率,也增强了市民的参与感和责任感,共同营造良好的停车环境。
东莞在解决停车难题上的努力和成果,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通过精准施策、多措并举,东莞不仅缓解了停车难问题,也为市民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停车环境,切实提升了民生福祉。
未来,东莞将继续坚持为民服务的理念,不断创新和优化停车管理措施,为市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和出行体验。
(通讯员 刘敏珍 供图 陈帆 市交通运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