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东莞国际货柜码头汽笛长鸣,在东莞海事部门的保障下,装载6917吨国产钢材的“金元”轮启航柬埔寨戈公省。这批钢材将用于戈公水电站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有效缓解当地电力短缺问题,惠及百万柬埔寨民众。
为服务保障“金元”轮高效通江达海抵达目的地,东莞海事部门立服务于监管之先,为“一带一路”项目所需钢材出海开辟绿色通道,推行进出港审批业务手续“云办理”等服务举措,压缩通关时间,确保船舶“零待时”。
“我们构建了‘事前精准对接、事中全程保障、事后跟踪服务’的闭环机制,确保船舶从靠泊到装货一路无忧!”东莞沙田海事处坭洲海巡执法大队副队长徐刚表示,在装货阶段,由业务骨干组成的党员突击队登轮指导货物配载,把好稳性计算关,确保钢材科学配载;离泊阶段,智慧监管分中心通过CCTV视频系统实时监控航道动态,并联动现场执法人员清理航道内无关船舶,保持航道清爽畅通;航行阶段,执法人员运用“智慧海事”监管系统远程跟踪船舶动态,提供精准气象预警服务。
据了解,作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重要合作项目,戈公水电站全面建成后将有效缓解当地电力短缺问题,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2024年,东莞海事部门服务保障东莞国际货柜码头7航次,3.57万吨钢材出口柬埔寨,为中国-东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架起海上金桥。东莞海事部门将继续以更高效的海事服务助力湾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为中国-东盟经贸高质量发展贡献海事智慧和力量。
(记者 谢慧龙 通讯员 吴保家 蒋颖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