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东莞,知天下!
打开客户端发现更多精彩
立即打开

快人一步的“松湖造”,在无人机领域出了一名“领跑者”

2025年04月05日 09:47 0 条评论

01

从“负重前行”到“轻装上阵”:

无人机如何点亮生命之光?

“传统应急照明设备重达500公斤,搬运困难且覆盖范围有限;而整套无人机加上我们的整套系统与发电机组仅需两人携带,即可实现3000-5000平方米的夜间全覆盖。”在华松创新的研发办公室,创始人徐剑飞单手轻松捧起了几个由企业自主研发的无人机通讯装置、照明装置,并在无人机上进行了现场组装。

其中,最小的装置仅有巴掌大小,安装的过程不过几秒钟,但在实战场景中,这样一个小小的装置足以让山区失联人员重新获得生的希望。

作为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应急装备事业部的核心成员,华松创新从一开始就将“实战化”刻入基因。

在2024年4月广州龙卷风夜间救援现场,华松创新研发的智能无人装备在灾区持续运转,为武警部队提供了关键的夜间照明与灾情监测支持;同年6月大朗火灾救援现场,其装备再次成为电力抢修团队的“空中灯塔”……这些案例背后,是企业在通信算法、散热设计、人机工程等领域的持续突破。

“对于辅助救援人员开展抢险救灾工作而言,无人机从上至下的‘上帝视角’更加友好,而且照明角度的调整也更具机动性、更有优势。”徐剑飞介绍,目前,华松创新研发的产品已纳入南方电网应急中心,并在全省被推广为“抢险作战重要装备保障”。

来源:    编辑:苏晓敏鍏抽敭璇嶏細
都翻到这儿了,就分享一下吧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东莞阳光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东莞阳光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在摘编网上作品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处理。
联系邮箱:tougao0769@qq.com
相关阅读
最热评论
0条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东莞阳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已显示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