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从“负重前行”到“轻装上阵”:
无人机如何点亮生命之光?
“传统应急照明设备重达500公斤,搬运困难且覆盖范围有限;而整套无人机加上我们的整套系统与发电机组仅需两人携带,即可实现3000-5000平方米的夜间全覆盖。”在华松创新的研发办公室,创始人徐剑飞单手轻松捧起了几个由企业自主研发的无人机通讯装置、照明装置,并在无人机上进行了现场组装。
其中,最小的装置仅有巴掌大小,安装的过程不过几秒钟,但在实战场景中,这样一个小小的装置足以让山区失联人员重新获得生的希望。
作为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应急装备事业部的核心成员,华松创新从一开始就将“实战化”刻入基因。
在2024年4月广州龙卷风夜间救援现场,华松创新研发的智能无人装备在灾区持续运转,为武警部队提供了关键的夜间照明与灾情监测支持;同年6月大朗火灾救援现场,其装备再次成为电力抢修团队的“空中灯塔”……这些案例背后,是企业在通信算法、散热设计、人机工程等领域的持续突破。
“对于辅助救援人员开展抢险救灾工作而言,无人机从上至下的‘上帝视角’更加友好,而且照明角度的调整也更具机动性、更有优势。”徐剑飞介绍,目前,华松创新研发的产品已纳入南方电网应急中心,并在全省被推广为“抢险作战重要装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