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东莞,知天下!
打开客户端发现更多精彩
立即打开

百万英才汇南粤·产业篇⑧|东莞模具产业:创新驱动 “智” 造未来新引擎

2025年04月07日 21:12 8 条评论

编前语:

从浙出发,进莞精彩!4月19日,“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春季招聘活动(杭州站)将在杭州举行。届时,东莞将有超200家用人单位带上超8000个就业岗位来到杭州西子湖畔,开启双城人才资源互通的崭新篇章。

即日起,东莞广播电视台推出“百万英才汇南粤”产业篇系列报道,生动展示东莞“8+8+4”产业特色和亮点,邀请更多人才奔赴这场跨越珠江与钱塘江的春日之约。

东莞,这座屹立在珠江口东岸的制造业名城,凭借“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迅速崛起,成为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作为“工业之母”的模具产业,已成为东莞的优势产业集群之一,并持续通过技术升级、政策赋能和产业链协同,加速向全球智能制造高地迈进,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

W020240926330952875120.png

东莞模具产业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从承接外资企业的模具配套业务起步,凭借电子信息等产业蓬勃发展带来的广阔市场,一路砥砺前行。如今,东莞拥有各类模具经营主体超2万户,工业企业约6000家,规上工业企业超370家,是全国最主要的模具产业之都,产业规模占全省约四分之一、全国十分之一。全市模具行业直接和间接带动市内外将近3万亿规模的工业产值,形成了以消费模具和汽车模具为主体,以长安镇、横沥镇为代表的专业程度高、配套完善的模具产业生态圈。

640 (4).jpg

长安:模具产业 “桥头堡” 领跑新能源赛道

世界模具看中国,中国模具看长安。走进长安镇,这个中国机械五金模具名镇散发着浓厚的产业气息。这里的一台台精密机床、一个个忙碌车间,正书写着中国“工业之母”的升级故事。

长安现拥有捷荣、祥鑫、胜蓝、钱大、其利等五金模具龙头企业,祥鑫、其利是东莞市最大的汽车模具和模胚生产企业。这些企业纷纷涉足新能源领域开辟“第二增长曲线”,进入了汽车精密高端商品模具和汽车部件市场,以期在新的市场蓝海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微信图片_20221223161909.jpg

走入祥鑫科技的生产车间,一台台大型模具冲压机发出轰鸣,一架架塔吊规范有序运转,生产一片繁忙。近年来,祥鑫科技主动调整产品结构,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在夯实模具核心竞争力的同时,深耕汽车结构件系统集成核心产品,进军拓展光伏逆变器、储能产品垂直整合,在新能源赛道上越走越稳。当下的祥鑫科技已跃升成为国内外新能源龙头企业,目前正在东莞麻涌和广州番禺的生产基地继续扩大产能,吸纳高端人才、提升技术力量,力争实现产值稳步增长。“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创新力度,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措施,加快技术和产品的更新迭代。”祥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谢祥娃说。

微信图片_20221223161912.jpg

事实上,祥鑫科技所布局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当前五金模具行业转型升级、加快布局新赛道的一个缩影。长安镇经发局相关负责人曾向媒体介绍称,仅长安镇就有300多家五金模具制造企业的业务已从电子信息领域拓展到新能源领域。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长安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电池包生产配套产业链,模具产品占整个新能源电池包的价值20%左右,大部分电池包零配件都可以在长安找到配套产品和工艺提供商。

640 (5).jpg

近年来,面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浪潮,长安镇积极作为。一方面,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持力度,持续举办中国(长安)机械五金模具展览会、东莞五金机械模具行业“粤贸全国”产销对接活动等,为行业交流与合作搭建重要平台;另一方面,支持国家模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发挥质量标准引领作用。该中心拥有13个实验室,面积达5000平方米,配备超100台(套)检测仪器设备,检测精度达全球顶尖水平,为模具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微信图片_20250404003930.jpg

数据显示,长安的五金模具生产企业有1600多家,个体工商户近1万户,产品覆盖信息技术、机械、金属制造、汽车等多个领域;拥有5个五金模具专业市场,总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年交易额超过160亿元,形成了拥有五百亿级的机械五金模具产业集群。2024年长安镇规上机械五金模具产业产值473.7亿元,同比增长12.1%。

横沥:模具赋能消费新生态

640 (7).jpg

距长安30公里的横沥镇,则是另一番景象:模具产业与潮玩经济碰撞出火花。

今年初,央视《朝闻天下》聚焦横沥模具企业承接《哪吒2》周边订单的繁忙生产场景:在众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只见生产车间灯火通明,机器的轰鸣声交织成一曲紧张的“生产乐章”。

模具师傅们全神贯注地操作着设备,每一个动作都精准而熟练。“哪吒模具制造属于传统手艺,这次工期紧张,工艺要求又极为精细。师傅们都很拼,每天加班加点。”东莞市众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国华表示,为确保按时、按质、高标准完成订单,企业开启了24小时运作模式,员工分两班交替作业。而横沥模具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十分完善,从原材料供应到零部件加工,各个环节紧密衔接,也为高效完成订单提供了坚实保障。

640 (8).jpg

横沥是中国模具制造名镇、广东省模具制造专业镇。多年来,该镇持续打造模具产业,构建完善的产业链发展服务体系,已形成模具科技产业园、汇英国际模具城、田坑高新产业园等大型模具产业特色园区。目前模具行业市场主体7500多家,其中模具企业4700多家,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模具企业,如中泰模具、银宝山新、台一盈拓等。2023年横沥规上模具产值533.01亿元。

数字化转型助力智能制造

在全球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大趋势下,东莞五金模具产业也在积极探索数字化之路,以应对产业发展面临的诸多挑战。部分龙头企业率先开启数字化转型征程。

640 (9).jpg

在位于横沥镇的广东中泰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偌大的生产车间里,只有三五个工人在操作机器。在这里,全数控加工已经代替了传统工艺,以往需要人工操作才能完成的铣床、磨床、换刀等工序,现在通过编程即可自动完成。“过去设计一套汽车连续模具需要耗时15天至20天,现在用智能设计系统仅需5天至8天。”中泰工业创始人姚小春曾向媒体介绍道,公司已经完成了自动化、信息化,正走向数字化、智能化。

640 (1).jpg

位于清溪镇的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内镁铝合金精密压铸及后工序生产的龙头企业,从2010年开始尝试企业信息化管理,近年来更是借助数字化转型加速 “智能铸造” 步伐。通过探索从熔炼、压铸、机加、检验到包装入库的全流程管控平台化解决方案,宜安科技实现了生产过程控制的精益化、透明化、标准化,逐渐发展成为华南地区大型压铸龙头企业之一。目前,宜安科技生产端的数字化率超过50%,在新能源汽车大型零部件一体化成型方面优势显著,已进入特斯拉、宁德时代、吉利等国际国内知名客户的供应链,其 “镁合金新能源汽车电机主壳体制造技术” 等多项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微信截图_20250404003237.png

依托数字化转型,模具行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东莞模德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则在松山湖建设了一座超10000平方米的模具智能工厂,拥有数十条全柔性制造自动化产线,把传统的模具“黑手”变成了全自动化的“黑灯”工厂。“工业产品中60%到80%的零部件生产依赖于模具,但模具行业企业非常小和散,企业做数字化转型非常艰难。我们在松山湖的新型工厂,有90%的工艺和工序实现自动化,有望构建出全栈数字化制造方式。”模德宝董事长成亚飞说。

作为全国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之一,在“紧密结合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建设,为企业提供数据价值挖掘和智算服务”的指导下,东莞模具产业正在完成自己的数字化突围。

政策赋能、产学研协同 助力产业 “智” 造升级

东莞模具产业的转型升级,离不开政策强力支持。2024年3月,东莞市工信局发布《东莞加快推动模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支持企业引进和培育、产品研发和创新、产业链发展、产业集聚生态和人才引进培养等五大方面,加快推动东莞五金模具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其中在模具企业引进和培育方面,对符合条件的单个项目给予累计最高奖励1000万元。

微信图片_20250312174340.jpg

产学研合作也为转型注入动力。今年3月12日,东莞市工业母机与模具创新联合体在厚街镇成立,联合12家企业和8顶尖所院校,攻克新能源汽车模具等“卡脖子”技术,首期产业创新项目预计新增销售收入超20亿元,带动东莞工业母机产业快速发展。通过联合体的创新实践,东莞将构建起“研发-中试-产业化”的创新闭环,推动产业链技术创新能效的整体提升。

1.jpg

从精密冲压到汽车模具,从3C电子到新能源战场,东莞模具产业正以“敢为天下先”的基因,书写着中国制造的升级样本。

当国家模具质检中心的光学仪器照亮毫厘之间的精度,当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起全球供应链,东莞这座“世界工厂”再次证明: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从不是对立面,在创新驱动的熔炉中,它们正淬炼出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随着政策支持与技术突破,东莞模具产业正从“制造”迈向“智造”,为全球工业创新贡献“东莞力量”。


来源:东莞广播电视台综合    编辑:马逸林鍏抽敭璇嶏細模具产业
都翻到这儿了,就分享一下吧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东莞阳光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东莞阳光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在摘编网上作品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处理。
联系邮箱:tougao0769@qq.com
最热评论
8条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东莞阳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lipengxh
2025-04-08
创新驱动,东莞模具产业就是牛!🎉
nanruoyan
2025-04-08
东莞模具,引领制造业的新潮流,厉害了!👍
大众市民
2025-04-08
看到东莞这么努力,我对制造业充满信心!💪
十步而已
2025-04-08
这智能制造,简直就是未来已来啊!🌟
levisgz
2025-04-08
东莞模具产业,创新真是没谁了!🚀
每日娴晴
2025-04-07
已阅
waynny
2025-04-07
智造未来,东莞加油,制造业的骄傲!🌟
86451248
2025-04-07
东莞模具产业,创新满满,看好你哦!🚀
已显示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