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沈白,粤莞良医,援疆赴边。悬壶戈壁,承岐黄之术;授业杏坛,播仁心之种。冠脉介入技精微,传震波球囊、射频消融诸法,补三师医技之阙。领胸痛中心,定救治章程;年施术逾八百,救危殆百余众,未尝有失。更携“健康副校长”入庠序,惠稚子。获誉卯兔“最美援疆医”。
作为一名心血管内科医生,患者的每一次脉动,都是他要捕捉的信号;但是,当他作为一名援疆医生,来到南疆这片热土,他才明白:医疗援疆的脉动,并不止于诊疗室、手术台……
“要把提高群众健康意识扎根到最基层!”这是他来疆之后的顿悟,亦是他万里之行里最大的收获。他叫沈白,一名来自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的“90后”援疆医生。
时隔一年,沈白一直都不愿提起让他顿悟的那件事,因为,每每想起都会让他的内心产生一阵绞痛。
2024年4月的第一个周一,正在病房查房的沈白接到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师图木舒克市总医院(以下简称“三师总院”)急诊科发来的冠脉介入手术准备通知:一名60岁的患者被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情况不容乐观。
收到通知后的沈白立马放下手中的活儿,跑去手术区做相关术前准备。“做好准备后,患者迟迟不见来,心里那个着急啊!唉!”从沈白一声惋惜的长叹中,记者已经读出了这个故事的结局。
原来,在沈白等待的时间里,由于患者家属健康知识不足,不论院方医务人员如何劝导和沟通,对方始终不同意院方提出的立即手术意见。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半个小时后,沈白接到手术取消的通知。
“一出来,就看到患者家属趴在患者身上痛哭的场景,这种有力使不出的遗憾,对一名医者而言是痛入骨髓的。我想我这辈子都无法忘记当时那个悲痛的场景!”沈白说。
痛定思痛的结果是顿悟。自此之后,沈白打破了“在医言医”的思维桎梏,分出更多时间和精力走进团场、走进学校,走到当地职工群众和青葱学子的身边去,向他们宣讲健康知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和理念。
“健康副校长就是我的主要抓手,也是我走出医院后的主要阵地,一个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健康意识,就会带动一个家庭建立健康意识。”沈白告诉记者,要实现他心中的这个目标不是一件易事,幸运的是随着“健康副校长”在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的落地生根,越来越多医疗工作者成为同行者,大家在短短的19个月里,开展了600余场校园宣讲活动,惠及学龄人群3万余人次。
众人能移万座山!沈白坚信剩下的路不会太远。
2025年4月的第一个周一,沈白和搭档拖着齐胸高的讲课道具,又一次走进学校。此刻,PPT上翻转着的知识要点随着沈白有条斯理地讲解,不觉间融入同学们脑海。她们围成圈,与沈白一起捕捉“脉动”的信号。
(记者 蔡晋 王子玺 黄腾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