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东莞,知天下!
打开客户端发现更多精彩
立即打开

揭秘!入汛后,南海卫城墙遗址保护这样应对风雨挑战→

2025年04月16日 07:50 6 条评论

4月15日,广东正式入汛。作为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近年来单次发掘面积最大的考古项目,南海卫城墙遗址的保护工作是否受到影响?文物保护如何应对风雨挑战?记者走进了遗址现场,揭秘遗址的“保养”工作。

image.png

南海卫城墙遗址位于东莞市莞城街道,2023年下半年考古调查勘探发现,2024年发掘3000平方米。遗址文化遗存丰富,清理出土有明清时期的城墙基址及城外道路、排水系统等配套设施,城内房屋基址、水井等生活设施,并出土了宋至民国的建筑构件和生活器物,是考察和研究明代广东军事海防体系、海丝贸易保障及东莞县城建置沿革的重要资料,为珠三角地区乃至岭南沿海城墙建筑史、城市发展史研究提供了宝贵实物例证。

image.png

由于地势低洼,遗址面临地下水位较高、侧壁管道渗水、天上雨水涌入等排水问题以及本体病害问题,自考古发掘结束后,东莞市文广旅体局、莞城街道根据遗址特点及文物特性,邀请专业团队开展各项保护工作。记者在现场看到,遗址分成不同区域,开展文物本体保护性试验。

在石质文物微生物治理试验区,工作人员定期观察表面微生物活性和生长情况,用软毛刷对石质文物进行表面清扫,并喷上微生物治理专用试剂,抑制、灭杀文物表面的微生物。

在遗址清理出土的建筑基址上,工作人员划定了木质文物保养维护区,根据气温变化,不定期对木质文物喷水保湿,待干燥后对文物进行覆膜,使文物含水率控制在合理范围。

image.png

石质文物表面封护试验、石质文物裂隙修复试验、土质文物霉菌治理试验、石质文物渗透加固试验……多种本体保护性试验也在有序开展。据悉,部分脆弱文物本体保护目前已经完成。

image.png

针对汛期,遗址现场将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文物保护工作人员苏健文介绍,遗址会采取临时覆膜、定期抽水等措施,做好遗址本体维护监测,降低暴雨对遗址的影响,同时也制定了应急预案,备好设施,预防突发事件。

image.png

遗址现场还进行了围蔽管理,设置监控并与公安系统联网,严格管控人员进出,加强遗址安全防护。苏健文表示,接下来,遗址还将进行保护棚覆盖保护、临时保护回填、管道封堵和替换等工作,为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建设奠定基础。

来源:东莞广播电视台    编辑:解冉锐关键词:南海卫 遗址 保护
都翻到这儿了,就分享一下吧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东莞阳光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东莞阳光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在摘编网上作品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处理。
联系邮箱:tougao0769@qq.com
最热评论
6条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东莞阳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yezhanyao
2025-04-15
这遗址的保护工作肯定花费了不少心思,为这样用心的举措叫好🥰
黑曼巴01
2025-04-15
南海卫城墙遗址能有这样的‘保养’,真的是让人安心不少,必须点赞👏
望星空123
2025-04-15
看到这样的保护工作,感觉我们的历史文化传承很有保障呢🤗
shengzhu
2025-04-15
哈哈,这遗址的‘保养’就像给它穿上了防护服,抵御风雨的侵袭,太酷啦😎
fuxiaoe
2025-04-15
哇,原来入汛后还有这么细致的应对措施来保护遗址呀,真不错👍
阳光122
2025-04-15
这南海卫城墙遗址的‘保养’工作肯定很有讲究,希望能一直保护好这些珍贵的历史遗迹😄
已显示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