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东莞市残联指导,东莞市盲人协会、东莞图书馆联合主办的“东莞市第十二届盲人诗歌散文朗诵大赛决赛暨第十一届盲人散文创作大赛颁奖仪式”在东莞图书馆圆满举行。此次活动以“共绘新时代 同筑中国梦”为主题,吸引了全市60余名诗歌朗诵选手和散文创作者同台竞技,展现了东莞视障群体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与丰沛的艺术创造力。
以声传情,以文载道:赛事亮点纷呈
本届大赛自3月启动以来,通过镇街初赛选拔,最终确定17组朗诵选手与43篇散文作品晋级决赛。在朗诵环节,选手们以声音为媒介,将文字转化为情感的共鸣。其中选手李庆朗诵的《半截皮带》凭借对革命精神的深刻诠释与饱满的情感表达斩获大赛一等奖;黄奕桐、何月贤以《光茧》《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等作品获二等奖,展现了视障群体对生活的美好期待及顽强不屈的精神;选手们用声音传递着新时代的激情与活力,现场评委和观众都不断地为他们的朗诵而感动。
散文创作大赛中,麦杰斌的《掌心的光》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为一个盲人,如何用自己的双手,不断努力逐渐走出阴霾,成为一个不仅为自己,也为他人带来光芒的人的故事,众望所归摘得桂冠;张顺景在《魅力东莞,逐梦之城》中,用优美的文字对自己喜爱的城市表达了深情;李鸿利则在《菜鸟视障跑者的进阶之路》妙趣横生地描绘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她是如何从一个不会跑步的菜鸟,到最终圆了自己的“马拉松梦”的故事;他们获得了此次散文创作大赛的二等奖,以文为媒,散文作者们相聚在图书馆里,以各自的感受谱写着一样的中国梦。
活动现场,东莞市盲人协会向东莞图书馆赠送了“诗韵传欣 文海共航”牌匾,以表彰其对视障群体在阅读、培训及文化服务的长期支持。
十二载的赛事培育,使东莞视障群体从文化服务的接受者转变为文化创造的参与者。尤其在盲人青年的原创朗诵作品《光茧》和李鸿利的散文作品《菜鸟视障跑者的进阶之路》中,更是凸显着新时代残疾人的自信与担当。东莞市盲人协会主席何月贤表示:“诗文是我们的眼睛,图书馆是我们的光。在这里,我们不仅‘看见’世界,更让世界听见我们的声音。”
无障碍服务升级:打造“书香无碍”的阅读生态
东莞图书馆始终致力于构建包容性阅读环境。活动当天,图书馆在总服务台设置阳光听书机借阅无障碍服务,只需出示视障残疾证,即可一键借阅盲文图书及阳光听书机,并指导盲人如何访问东莞图书馆的数字资源。目前,馆内已配备300台智能听书机,支持电子书、有声资源在线更新,并在一楼设立视障阅览室,配置视障专用电脑、盲文点显器、电子助视器等设备,实现与中国盲文图书馆资源的无缝对接。
多元融合:文化助残的“东莞模式”
东莞图书馆的助残实践不仅限于赛事举办,更形成了“活动+服务+资源”的全链条支持体系。2021年以来,图书馆与东莞市残联联合策划了盲人趣味运动会、手语培训活动、“真人图书馆”励志分享会等多元项目,年均服务残障读者逾两千人次。同时,依托“东莞阅读联盟”,联合企业、公益组织打造跨界合作模式,如与广东新恺建设工程志愿服务队合作开展“跟着盲道去图书馆”的盲道探查与盲道功能普及志愿活动,以及和东莞残联、急救组织共同策划为盲人量身打造的心肺复苏应急救护培训、“从盲人按摩师成长到信息无障碍工程师”真人图书馆主题读书会等,推动“公共文化+企业公益”的深度融合。
未来展望:让每一份热爱都有回响
2025年,东莞图书馆将以“阅读链接年”为主题,进一步优化视障群体服务菜单,计划推出“数字阅读直通车”“无障碍电影公益放映”“手语志愿者培训”等新项目,并深化与高校、科技企业的合作,探索AI语音导读、VR沉浸式阅读等创新应用,让每一个热爱阅读的人,都能感受到“书香无碍”,让文化的纽带链接起更多人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