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5“东莞好医护”评选活动正在开展,一批优秀医护人员上榜候选人名单,即日起,东莞广播电视台推出系列报道,展示医护群体的工作亮点与成就,弘扬“生命至上、忠诚担当、厚德精医、大爱无疆”的“东莞好医护”精神,激发广大医务人员干事创业的热情。
刘楚杰,中共党员,从医十四载,现任东莞市大朗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他积极响应国家东西部协作号召,于2022年8月主动请缨赴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人民医院挂职支医,帮扶期满之后,又主动申请延长驻点时间。刘楚杰医生秉持“山海情深,杏林风范”的信念,将东部先进医疗技术引入西部,以精湛医术与无私奉献诠释医者仁心,用心守护当地老百姓的健康。
发挥专业优势,推动医院神经内科建设
2022年8月,刘楚杰来到江口县人民医院驻点帮扶。当时,医院的神经内科没有独立科室,对较复杂的病情没有治疗条件,只能往铜仁转送。面对当地神经内科基础薄弱的情况,刘楚杰制定培训计划,通过每周教学查房、每月定期授课,让更多医生掌握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规范诊疗方法。
同时,他主导推动江口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独立成科,并促成神经内科与外科合并为神经科,使其成为医院重点发展科室。现在,江口县人民医院脑血管病都能按照指南规范诊治,越来越多患者留在当地治疗。
今年4月,92岁高龄的梁女士,跟随家人到梵净山旅游,感觉左侧肢体乏力,言语不利,持续1小时左右,才拨打120救援电话。刘楚杰接到救援电话,立即带领卒中团队做好万全准备,启动绿色通道,在和家属交代病情后,随即展开静脉溶栓治疗,患者DNT时间仅花费25分钟。后续,医院进行随访了解到,患者康复效果良好。
完善急救体系,助力卒中中心建设
对于脑卒中病人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早在2019年12月,江口县人民医院就已经申报建设卒中中心,由于人员不足等原因,这项工作推进缓慢。刘楚杰多次与医院院长、业务副院长及医务科主任沟通,协助医院卒中中心建设。
卒中中心创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脑卒中急救绿色通道的建立,刘楚杰查阅江口县人民医院既往的缺血性脑卒中溶栓病历,按照脑卒中诊疗指南,结合江口人民医院实际情况,与急诊科主任协商制定了《江口县人民医院脑卒中急救流程》,对院前急救流程、急诊科处理、CT及血液检测、溶栓药物备用等每个细节进行调整。其间,他还组织多学科业务培训,不断进行急救演练。江口县人民医院缺血性脑卒中患者DNT时间,从之前的90分钟以上,缩短至40分钟以内,最短的在17分钟内已经完成溶栓后血管再通,溶栓总例数由过去年均10例,提升到60例左右,达到同级别卒中中心的较高水平。
早期发现和识别脑卒中患者,是赢得宝贵救治时间的关键一环。刘楚杰走访了双江街道卫生院、桃映卫生院、德旺卫生院、闵孝卫生院、怒溪卫生院,为基层医务人员进行脑卒中救治培训。
2022年12月,江口县人民医院通过中国卒中学会、中国卒中中心联盟认证,授牌成为“卒中中心”,是江口县唯一一家授牌单位。为进一步提高救治水平,江口县人民医院积极筹备创建国家级防治卒中中心。为此,原本在2023年7月底结束帮扶工作的刘楚杰,主动向大朗医院提出延长在江口县人民医院帮扶的申请。他说,“既然来了,就不能半途而废。”
在江口县各级领导的关心重视下,在东莞市大朗医院“资金+技术”的大力支持下,卒中中心、胸痛中心于2023年4月正式成立,大大缩短了病患的抢救时间,显著提高救治成功率。自建立以来,江口县人民医院卒中中心总共溶栓140例,开展脑出血手术65例,卒中及高危因素脑血管大数据平台建档1014例,出院患者3个月随访量1006例,医院还获评“二级卒中中心”及“中国卒中急救地图”成员单位。
“医者初心,在于守护生命每一刻。无论是东莞还是西部山区,患者的需要就是我的责任。”刘楚杰医生因突出贡献,先后被评为2023年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突出个人(省级),入选为2023年广东省援黔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表扬名单(省级),2023年获评为中共铜仁市委颁发的第六个“中国医师节”优秀医生(市级),获评为中共江口县委2023年优秀帮扶医务人员(县级),先后入围2024年第一季度“东莞好人”评选,并获评大朗镇第六届“最美医护”称号。
从“援建者”到“建设者”,从“输血”到“造血”,刘楚杰以医者使命为帆,跨越千里奔赴西部,用精湛医术填补学科空白,以无私情怀书写“东西协作”的动人篇章。
2025东莞好医生、好护士评选活动正在开展中,扫描上方二维码可进行投票互动。请为“东莞好医生”第15号候选人刘楚杰投上珍贵一票。
【投票规则】
1.“东莞好医生”“东莞好护士”候选人每类每天最多可投10人,每人限投1次。
2.组委会办公室将通过微信后台对投票进行监控,对于一切形式的刷票,票数将会被清除。
3.投票起止时间:2025年4月21日9:00—2025年4月25日17:30。
4.点亮“事迹简介”左边的小花朵,再点击屏幕端下方“投票”按钮,为他们点赞投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