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上午,东莞市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滨海湾新区人工智能产业政策发布会召开,会上正式发布助力东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五个一”重要举措,为东莞人工智能产业从“起飞”到“腾飞”蓄势赋能。
今年,东莞市政府一号文以“人工智能+先进制造”为主题,出台《关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千行百业,全面拥抱崭新的人工智能时代。根据规划,东莞力争到2027年可调度使用智能算力规模10000P以上,打造10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引进培育300家以上人工智能重点企业。
这些目标具体如何实现?东莞提出“五个一”具体举措,全面推进人工智能产业领域科技创新,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升级。
第一个“一”是正式发布一批“算力券”。三年共设立5000万元的算力券,对制造企业、软信企业、高校院所等通过东莞市人工智能算力服务平台租用市内外智算资源的,按不超过实际服务额50%给予每年最高100万元的资助。这项举措能够普惠中小企业,支持平台型、龙头型和链主型企业,推动千行百业参与到各类模型的建设,让更多企业和科研院所“敢用、能用”智能算力。据悉,今年,市政府将面向全社会发放1500万元的算力券,目前已经有19家企事业单位踊跃申领。
第二个“一”是正式发布一批算力提供商。为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底座,扩大智能算力供给规模,东莞正加快建设“1+1+N”算力供给体系,高水平建设1个人工智能算力服务平台、1个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调度N个市内外优质智算资源。具体包括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大湾区(东莞滨海湾)智算中心、开普云、安华等本土算力提供商;以及深圳鹏城云脑、广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韶关数据中心集群等市外算力提供商。同时,东莞将重点对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全国智能算力资源,满足各类企业算力需求,“莞”够“莞”用。
第三个“一”是正式发布一批AI应用场景。东莞聚焦制造业全链条智能化升级,依托企业实际需求精准施策,精心梳理并发布首批32个AI+制造业应用场景城市机会清单,涵盖AI质检、物流优化、供应链管理、设备维护和产品设计等不同领域、不同环节的应用场景。首批应用场景的推出,将有助于构建“千企千面”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库,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标杆模式。
接下来,东莞还将引导链主企业、龙头企业为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提供坚实的供应链支持,优先将场景创新成果在供应链体系内推广应用,每年精心遴选出10个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典型应用案例,对纳入国家级、省级的典型应用案例给予最高100万元的资助,到2027年全力打造出100个以上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
近期,东莞还将举办2025年工业AI应用创新挑战“百景大赛”,把挖掘工业企业在人工智能应用上的一百多个场景凝练形成赛题,广邀各类英才、高校学生运用DeepSeek等大模型技术提出解决方案,结合自身丰富的想象力与独树一帜的创造力,共同探索大模型的无限可能。
第四个“一”是正式发布一个基金群。东莞将设立总规模不少于50亿元的人工智能基金群。该基金群通过股权投资、资产并购、产业联动等方式,聚焦投向三大核心领域:一是AI软件与算法创新,夯实技术底座;二是AI硬件与算力基础设施,筑牢产业根基;三是具身智能、半导体及集成电路等关联领域,突破关键产业链环节。
第五个“一”是正式推出AI数字人“小莞”。“小莞”是政务智能客服,不仅接入了DeepSeek,还搭载了东莞市专属知识库,全天候为企业提供更精准的政策解答和办事引导。借助最新的AI技术,东莞将以更优质、更便捷、更智能的服务助力企业、服务市民。
(记者 吴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