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漫卷四月天。4·23世界读书日暨公共图书馆服务宣传周到来之际,东莞掀起全城阅读新浪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散裂中子源总指挥陈和生等受邀担任2025年东莞市阅读推广志愿大使,以先锋领读方式发出阅读倡议,全城超过20万人参与共读活动,接力传递书香正能量。
先锋领读,2025年东莞市阅读推广志愿大使书单出炉
今年,东莞图书馆荣幸地邀请了多位杰出人士担任2025年东莞市阅读推广志愿大使,他们分别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散裂中子源总指挥陈和生,残奥射箭金牌运动员、东莞文化旅游体育推广大使陈敏仪,东莞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马宏伟,东莞数字集团副总经理、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负责人余祥臣,樟木头“中国作家第一村”作家莫华杰。他们结合自身经历及所在行业,为广大读者推荐高品质读物,以先锋领读方式,引领阅读新时尚,展现了阅读与城市的深度交融,让“书香东莞”建设关注度更高,品牌影响力更广。
东莞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制造美学”概念,陈和生院士结合在东莞开展科研工作时的所思所想,向广大读者推荐李政道先生主编的《科学与艺术》,书中既有李可染等大师用中国画演绎科学真理的艺术实践,又有李政道以科学家视角对艺术本质的哲学思考,他认为该书是跨界融合的典范,展现了科技与人文交融的和谐之美。陈院士特别提到,在AI新浪潮来袭的当下,科技工作者更需要阅读的滋养,让每一次思考为城市发展积蓄能量。
残奥射箭金牌获得者陈敏仪向读者推荐了《中国骄傲》系列图书,期待透过“纸上纪录片”,让大家感受自强不息、永不言败中华体育精神;作为大学校长,马宏伟推荐阅读《什么是好大学?》,从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东西方文化思想的不同维度,找寻什么是好大学的答案;余祥臣则选择了《人工智能的底层逻辑》,旨在让大家了解“AI+制造”的无限可能;作家莫华杰自荐了作品《世界微尘里》,以其亲身经历,阐释阅读的深远意义。
此次推出的书单,以“书香”为纽带,连接起科技、体育、文学、教育和数字经济。通过这份书单,让阅读成为城市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世界读书日活动营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
全城共读,逾20万人接力传递阅读正能量
作为2025年东莞市阅读推广志愿大使,残奥射箭金牌运动员陈敏仪,东莞市数字集团副总经理、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负责人余祥臣与来自全市科研机构、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东莞对口帮扶城市、海外侨胞等,在东莞图书馆不同角落开展一场别开生面的共读快闪活动。
此外,作为粤港澳桂琼“共读半小时”活动的主会场,今年东莞招募了426个共读点,超过20万名读者在全市33个镇街(园区)的不同地点共赴一场书香四溢、仪式感满满的阅读盛会。
在刚启用的东莞东城市阅读驿站,乘务员代表通过《湾区印象》诗文朗诵,共同完成30分钟深度阅读挑战,生动诠释了“全民阅读”从倡导到实践的文化自觉;在莫萃华故居,读者齐诵诗歌《火种——致莫萃华烈士》,赓续红色血脉;莞城阮涌小学师生在“东莞记忆”项目旁诵读经典,感受历史与文化的沉淀;在东莞唯一拥有状元、榜眼、探花题字的书院——厚街鳌台书院,在琅琅书声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此次共读活动还特别联动了东莞对口合作城市——江西省吉安市。接下来,东莞图书馆将推送一系列优秀展览和数字阅读资源,直达吉安市图书馆,共同推动两地全民阅读工作。
春天里的书香,逾500项活动任你畅“阅”
4·23世界读书日暨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期间,全市总分馆服务体系围绕“阅读东莞 阅向世界”“科技赋能图书馆服务升级”等主题,开展“跟着哪吒闹书海”“跟着书本游东莞”“跟着剧目赏东莞”“跟着名家访东莞”“跟着空间寻书香”“跟着书城游市集”等一系列500多项具有国际传播、行业引领和文旅特色的文化活动,营造出“书香东莞,每天绽放新精彩”的浓厚氛围。
4月17日-5月20日,东莞图书馆举办“哪吒闹书海”展览,依托《3D立体书哪吒闹海》《哪吒·三界往事》《哪吒之魔童闹海艺术设定集》等文献,打造立体场景,揭秘电影里的宝藏文物、角色设计,解锁国漫制作背后的匠心。展览同步策划展示电影里的“东莞制造”,精彩不容错过!
春光明媚,出游正当时。“·莞”空间联盟结合“·莞”空间、东莞文旅景点等阵地,推出“春日走读·莞文艺”“春日走读·莞科学”“春日走读·莞风光”“春日走读·莞工业”“春日走读·莞潮玩”五条经典城市阅读微旅行线路,并配套五条线路策划“跟着书本游东莞”荐书集章打卡活动,将走读空间活动与“湾区周末IN东莞”相结合,带领市民游客游历部分特色“·莞”空间,激发市民游客对阅读和文化探索的热情,为市民游客提供全新的文化体验。
2025年粤港澳桂琼“共读半小时”活动东莞主会场特色共读点
1、东莞东城市阅读驿站:候车享书香 “悦”读在路上
在新落成的东莞东城市阅读驿站内,乘务员代表与旅客们齐聚一堂,通过《湾区印象》诗文朗诵,共同完成30分钟深度阅读挑战。东莞东城市阅读驿站是“书香东莞”与“书香广铁”战略合作的首个合建项目,选址在东莞东站候车楼二楼核心区域,集文化体验、阅读服务、文旅推广、智慧候车等功能于一体,既是深化路地合作的重要纽带,更是展示东莞城市文化软实力的“会客厅”。
驿站采用“文化+科技+服务”的融合设计理念,配备智能自助借还机、自动门禁系统等现代化设施,空间布局融入常平“京九第一镇”的铁路文化元素,为东莞东站每年380万年人次旅客提供“候车即享”的精品文化服务,让匆忙旅途化作浸润书香的品质时光。
2、洪梅镇莫萃华故居:弘扬革命精神,奋进时代征程
作为中共东莞支部第一任书记,莫萃华是东莞红色革命的开拓者和引路人。莫萃华是东莞洪梅洪屋涡人。1923年,莫萃华在洪屋涡村组建了东莞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支部,并任团支部书记。同年7月初,莫萃华参加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后回到东莞,推动红色革命的火种在东莞蔓延。1924年12月,中共东莞第一个支部成立,莫萃华任书记,这也是东莞第一个中共地方组织。1929年初,为了改造和争取土匪武装,莫萃华打进土匪队伍,在一次跟随队伍与国民党军队的战斗中不幸牺牲,时年25岁。
时至今日,莫萃华的革命精神仍在不断延续着。在洪梅镇莫萃华故居共读点,读者们通过诵读诗歌《火种——致莫萃华烈士》,歌颂英雄事迹,赓续红色血脉。
3、太平手袋厂陈列馆:回望改革历程,阅读东莞精神
创建于1978年7月的太平手袋厂,率先推开了东莞外向型经济的大门,带动了整个东莞乃至全国的工业发展,是东莞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地的重要标志,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虎门东方小学的学子们来到太平手袋厂陈列馆参与共读活动,回望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的历史,传承和发扬东莞人“干”字当头、“实”字托底、“敢”字支撑的“敢为人先”精神。
4、“东莞记忆”历史文化街区:阅经典,溯古韵
在充满古韵与文化底蕴的“东莞记忆项目”旁,百年老校莞城阮涌小学师生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阅读之旅。他们诵读经典,仿佛与先辈们漫步于莞邑古街,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沉淀;翻阅篇章间,又似目睹了东莞从古至今的岁月变迁,领略其独特魅力。莞城阮涌小学师生以书为媒,以文会友,用阅读连接过去与现在,让文化在传承中焕发生机。
5、厚街鳌台书院:诵千年典籍,传万里书香
厚街鳌台书院始建于明代(1476年),曾是东莞最早的乡立书院之一和明清两朝的著名学府,是东莞现存面积最大的岭南古建筑书院,也是东莞新十景之一。近代以来,鳌台书院走出了王作尧、王启光、王鲁明、王磊、王河等一批革命先驱,还培养出了方苞、王永华、王荻、王永等一大批为国家和社会作出突出贡献的各类优秀人才。厚街镇文化中心工作人员在藏有全套《四库全书》的古籍书库,朗读《论语》《荀子》等经典选段,在琅琅书声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领略中华典籍的博大精深。
6、中国举重博物馆:新时代少年的奋进之声
铁骨傲立,铸体育之辉煌;书声激昂,传精神之力量。在中国举重博物馆,石龙明德小学学生饱满激昂地齐声诵读《石龙的力量——献给中国举重健儿》,展现出新时代少年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7、高埗图书馆新馆:灯塔启航 阅见美好
在新启用不久的高埗图书馆新馆,高埗镇文化服务中心携全体馆员在“双灯塔”主题荐书区开展“共读半小时”活动,传递“书籍是屹立在时间汪洋大海中的灯塔”的阅读理念。
8、“莞邑卫士”:用行动诠释担当 以阅读传递力量
大朗公安分局铁骑大队和大朗消防大队的队员们在大朗荔香湿地公园、大朗消防大队内开展共读活动,通过诵读《江城子·密州出猎》《定风波》《从军行七首·其四》等诗词,用朗读传递力量,用行动诠释担当。
9、东莞理工学院:品书香,享阅读之乐
在东莞理工学院松山湖校区图书馆大厅,40名师生代表饱含深情地朗读经典文段,在阅读中感受文化共鸣,为校园增添浓郁人文气息。东莞理工学院将继续以阅读为纽带,深化校园文化内涵,让阅读成为师生的生活习惯,助力培养高素质人才。
10、东莞市第七高级中学:阅享万里·声动星河
作为全国航空特色学校,东莞市第七高级中学致力于培养乐观旷达、学贯古今、有国际视野的阳光学子。世界读书日期间,该校组织师生开展了以航空航天为主题的朗诵会,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年学子对中国航天事业的热爱。
(通讯员 钟穗珊 梁丽珍 刘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