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东莞市博物馆新馆已全面封顶,预计今年年底基本完成全面施工。4月2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名誉院长何镜堂以及东莞市相关领导一行赴市博物馆新馆项目施工现场调研,重点考察样板楼材料应用与施工工艺,为项目高质量推进提供指导。
在施工现场, 何镜堂院士及市领导详细听取了项目进展汇报,并实地参观了新馆样板楼。据悉,样板楼严格按1:1比例复刻实体项目工艺标准,全方位展示了建筑幕墙、室内精装及园林景观等关键环节的施工细节。
其中,幕墙实施了肌理石材、平板石材、镂空石材、幕墙玻璃、临边栏板等11种幕墙样板,凸显新馆外立面的层次感与现代美学;精装样板实施了大堂石材、地面石材,各功能房的墙地面砖,中庭大台阶、扶手、立柱表面等10种材料样板;园林实施了地面铺装、景观等8种样板,展现未来公共空间的生态性与艺术性融合。
此次样板楼的全面展示,不仅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更为后续施工提供标准化参考。院士团队对项目材料选型、工艺创新及施工质量给予高度评价。
(效果图)
据悉,东莞市博物馆新馆项目由何镜堂院士团队领衔设计,由保利发展湾区公司代建,中建五局华南公司承建,新馆位于东莞市行政文化中心南广场东侧,占地面积53422.13㎡,建筑面积40930㎡,以“立足东莞、辐射岭南、面向世界”为定位,建成后将打造成为文化强市标志性文化设施、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的博物馆,新馆预计于2026年10月完成展陈布展施工并试开馆。
(效果图)
作为东莞市文化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重大公共文化项目、东莞市建设文化强市十大文体设施之一,东莞市博物馆新馆对提升中心城区文化品质内涵、彰显东莞和传承莞邑文脉、助力“博物馆之城”建设高质量发展、进一步繁荣发展东莞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具有重要意义。何镜堂曾表示,新馆在满足博物馆现代使用功能要求的同时,通过对东莞地域与文化特色的研究,选取山水意象和岭南庭园为切入点,凝练为“山水之城 立体园林”的设计概念,融合地域性、文化性与时代性,用整体起伏有致的屋顶来表达山水意象,以错落堆叠的建筑盒子建构立体文化聚落,将公园景观与建筑景观融合成为市民的活力滨水空间。
(记者 黄蓉 金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