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国际固体废物大会2025(简称ICSWDG2025)在东莞开幕。本届大会由东莞理工学院、浙江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东莞理工学院与粤港澳生态环境科学中心共同承办,汇聚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诺丁汉大学、墨尔本大学、佛罗里达大学、罗斯托克大学、昆士兰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夏威夷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哥廷根大学、奥胡斯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等单位的固废处理与环境科学领域知名专家、学者、政策制定者与行业代表,围绕“废物管理、处理、利用和回收促进碳中和及循环经济”主题,展开深入交流与研讨。
推动固体废弃物领域国际合作与创新
据介绍,此次ICSWDG2025的召开正值全球推动绿色复苏与循环经济转型的关键节点。根据2024年发布的《循环差距报告》,目前全球经济循环再利用率仅为7.2%,这一数字凸显出循环经济领域尚有巨大的潜力与提升空间。此次会议将推动固体废弃物领域的国际学术对话与跨界合作,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固体废弃物领域“政产学研金介”深度融合,共同为打造一个高效率、低排放的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新体系注入新的活力。
大会上,五位享有盛誉的国际专家依次上台,针对固体废弃物管理、资源的循环再利用以及环境技术的最新进展,作精彩的学术报告。
据了解,此次大会不仅为学术界与产业界构建了一个高端的交流平台,而且还为广大年轻学者提供了一个展示研究成果、开阔学术视野的珍贵机遇。为了激励青年才俊在废弃物处理与环境科技领域的深入研究与创新,大会特别设立了优秀海报奖和青年研究者奖。
以“湾区一体化”破解固废处置难题
2025年国际固体废物大会主席、东莞理工学院教授黄焕忠表示,粤港澳大湾区人口密集与经济发达特征叠加,带来日均逾万吨的固废处理压力,以香港为例,每日超1.2万吨垃圾依赖填埋。他强调应以“大湾区一体化”思维重构垃圾处理产业链:“香港可承担垃圾分类及预处理环节,将高附加值资源化产品输送至东莞等制造业强市二次加工,例如将清洁后的再生塑料输送至东莞胶粒厂制成终端产品,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
本届大会主办方之一的东莞理工学院,是一所年轻且充满活力的地方大学,位于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核心地带,是广东省唯一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近年来,学校肩负起“支撑引领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重大责任,致力于推动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以及精细化管理工作。学校环境与生态学科荣登ESI全球前1%的行列,环境工程专业荣获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称号,资源与环境学科成为首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凭借“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的坚实基础,该中心深耕于生态规划、废水处理、大气治理、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以及土壤修复等多个领域,成功承担了百余项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累计已突破亿元大关,并在此过程中,实现了多项重要的科研突破。
(记者 张忻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