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10周年,4月15日是第9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为“总体国家安全观 创新引领10周年”。各地将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切实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证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动员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夯实国家安全的社会基础。”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宣传普及国家安全知识,有利于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协助国家安全工作的热情,夯实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筑牢维护国家安全的坚实屏障。
国家安全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新形势下,我国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面临的威胁和挑战增多。毋庸置疑,维护国家安全,不仅需要国家安全机关发挥专门机关作用,更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打好维护国家安全的人民战争。一方面,要从更大范围、更广领域组织动员群众,提升全民维护国家安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发现、防范、化解国家安全风险提供有力支撑,为进一步做好国家安全工作提供重要保障。另一方面,要注重鼓励公民举报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通过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细化和明确国家安全机关实施举报奖励的条件、方式、标准和程序。
全民参与推动国家安全走深走实。国家安全部近日推出“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专题《创新引领·国安砺剑》上集,总结回顾国家安全机关破获的十个重大间谍案件,通过这十大典型案例,起底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渗透、窃密、策反的各式卑劣手法,树牢人民群众的反间防谍意识,让间谍“无处遁形”。我们欣喜地看到,全民国家安全意识日益增强,各界群众积极向国家安全机关反映危害国家安全的线索或情况,为依法惩治危害国家安全行为、防范化解国家安全风险发挥了重要作用。2019年至今,我国已连续多年组织评选作出重大贡献和重要贡献的举报有功人员,并依法给予奖励,弘扬了维护国家安全的正能量。
让平安更加可感可及。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有效防范化解处置各类政治安全风险,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近年来,平安中国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使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国家政治安全防线进一步筑牢。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不管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还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都离不开国家安全这个基础。奋斗新时代,既要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也要进一步完善反间谍法律制度体系,落细落实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法律原则,汇聚全社会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