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东莞,知天下!
打开客户端发现更多精彩
立即打开

新华时评·民生无小事|招生入学不能成为少数自媒体“流量密码”

2025年06月11日 15:20 0 条评论

高考已经结束,多地公布志愿填报时间,招生入学工作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少数自媒体为追逐流量和谋取私利,趁机夸大宣传、断章取义,捏造不实信息。这些行为不仅增加家长心理压力,影响学生身心健康,还扰乱正常招生秩序,损害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公信力。

招生入学工作是保障教育公平的关键环节,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容不得任何歪曲解读。少数自媒体把招生入学当作“流量密码”,贩卖“升学焦虑”,破坏教育生态,亟需予以整治。

不良信息的传播止于公开、止于透明、止于监管。教育部门要确保及时、全面、准确发布招生政策和学校招生计划等信息,对家长关心的热点问题及时组织解答,不断提高招生入学工作透明度。网信、公安等部门要拿出真招实招,对屡屡违规的自媒体账号加大处理力度,切实维护家长和学生的合法权益。

网络平台要加强内容审核,从源头上遏制相关不良信息的传播。少数自媒体账号会通过使用谐音字、错别字等手段,规避平台审核。对此,平台在加大人工审核投入的同时,要加快技术革新,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快速有效识别和过滤不良信息。还应设立便捷的举报渠道,并确保举报信息得到及时有效处理。

面对少数自媒体账号的“话术”,家长需保持高度警惕。看到“内幕消息”“缴费占学位”“内部关系入学”等敏感字眼,要有甄别意识,避免被误导,从而产生非理性的教育消费行为。

招生入学工作,关乎孩子未来,关乎家庭幸福。整治涉及招生入学的谣言,是维护教育公平、营造良好教育生态的必然要求。各方协同发力,才能让招生入学工作不受干扰,让家长和学生免遭坑骗。

来源:新华网    编辑:梁瑞娴关键词:家长;教育部门;账号;不良信息;教育生态
都翻到这儿了,就分享一下吧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东莞阳光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东莞阳光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在摘编网上作品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处理。
联系邮箱:tougao0769@qq.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