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举重之乡”城市名片!石龙积极开展这项工作→

2024年06月19日 10:19 0人参与  0条评论 2024-06-19 10:19 来源:宜居石龙

为进一步发掘和培养举重后备人才,做好后备人才梯队建设,6月17日,奥运举重冠军、石龙体校举重总教练陈伟强率队到石龙明德小学两个校区选拔“举重苗子”。石龙体校书记、国际一级举重裁判员陈苏媚,国家级教练员、奥运会金牌教练员滕庆,教练员荣茜以及石龙明德小学相关负责人等参加活动。

活动上,陈苏媚指出,举重是以力量为基础的技术类项目,科学、合理的举重训练有助于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石龙体校在确保体育训练的同时,也会为学员们提供文化教育,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她希望被选中的学生们认真训练、努力拼搏,一同为石龙的举重事业添砖加瓦。

石龙明德小学校长对陈伟强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勉励学生以他们为榜样,学习其追求卓越、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汲取奋进力量,致力成为一个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

“双手举起竹竿,慢慢往下蹲,眼睛直视前方……”现场,教练员们严格把好选材关,通过观察、交流、体测等形式,有针对性地挑选出一批“好苗子”。举重项目不仅注重力量,还有很强的技术含量。陈伟强表示,本次选拔主要考察学生们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生理机能等基本情况,后续将组织入选的学生进行试训。“练习举重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从打基础到参加比赛,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同时,他希望入围的学生们坚持学训并重、强健体魄,持续提升自身的运动技能、竞技水平和学业水平,实现多元化发展。

据了解,本次参与选拔的学生主要集中在四至六年级,共有一千三百多人。测评项目包括跳远、跑步等。“我今天很幸运,不仅拿到奥运冠军陈伟强的签名,还入选了试训。”五年级的梁同学是今天入围的学生之一,“我会继续努力,希望有一天也能站上领奖台,为国争光。”

石龙与举重有着深厚的渊源。作为著名的“举重之乡”,石龙依托石龙体校等阵地,先后培养出近百名中国举重健将。他们在国内外举重赛场上各领风骚,取得了辉煌成就,这也让石龙成为举重冠军的“摇篮”。

值得一提的是,为更好地讲好中国举重故事,展现中国举重精神,当前,石龙正高水平筹建“中国举重博物馆”,全力打造东莞文化新地标。今年春节和元宵节期间,中国举重博物馆(筹)进入试运营阶段,石龙通过举办一系列文化活动为开馆预热造势。目前中国举重博物馆(筹)已经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为今年开馆迎客做好准备。

据了解,至今,中国举重博物馆(筹)已征集展藏品约6000件(套),收集历届举重奥运冠军、世界冠军的手印157套,采访了131位全国举重界的重量级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的举重人生和故事(其中33位举重奥运冠军已成功采访29人),并通过影视机构征集到自1979年以来历届世界锦标赛、1984年以来历届奥运会与举重相关的珍贵影视素材资料,使中国举重博物馆(筹)最大限度地保留中国举重的历史信息,努力打造成中国举重历史资料的“保管箱”和“档案馆”。

此外,石龙镇还成功申办2024年全国举重冠军赛、2025年全运会举重比赛,进一步打响“举重之乡”品牌。

接下来,石龙将继续健全体育工作机制,加大资源要素保障力度,着力提升综合实力,并逐步完善人才梯队建设,多元化培育青少年举重后备人才,为国家培养输送更多优秀的举重苗子,争取在举重赛场上再创辉煌,推动石龙举重事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宜居石龙    编辑:邓燕芬关键词:
都翻到这儿了,就分享一下吧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东莞阳光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东莞阳光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在摘编网上作品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处理。
联系邮箱:tougao0769@qq.com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0人参与 0条评论

网友跟贴

查看更多跟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