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理工学院今年成为全省唯一一所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图为俯瞰东莞理工学院。 资料图片
东莞市实验幼儿园雅园新村园区迎来建成后的第一批学生。孙俊杰 摄
教育均衡是任何一座城市教育改革发展中都不可避免的一道现实命题。
近年来,东莞大力提升教育发展水平的同时,尤其注重教育均衡发展。在东莞,全市32个镇街已全部创建为“东莞市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镇街”,2015年东莞市成功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和“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
但有关教育均衡发展的命题还在不断更新。
有学上,还要上好学。基本均衡远不能满足学生和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要破解父母让孩子上好学的强烈愿望与教育发展不平衡、好学校供给不充分的矛盾,推进基本公共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关键。
“十三五”以来,东莞着眼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以加强薄弱环节和完善教育体系为抓手,全力推动教育均衡协调,由“普惠均衡”迈向“优质均衡”,力图让每个学生都享有优质教育。
补齐民办教育短板
让公办及民办学校协调发展
1993年第一所民办学校在东莞开办,到2017年底,东莞全市民办中小学、幼儿园数量已经达到1171所。在开放教育发展格局下,民办学校一直以来都是东莞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办学校的有益补充。时至今日,东莞全市民办教育总规模已超过公办教育规模。与此同时,民办教育所面临的发展困境也显而易见:校际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两极分化严重。民办教育两极分化现象如何破解?“公民办”学校差距如何缩小?
教育发展首先少不了真金白银的投入。为此,民办教育发展被纳入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体系。从2010年开始每年拨出1000万元设立民办学校扶持专项资金,从2015年起,设立了“东莞市民办教育专项资金”,每年安排1.25亿元用于民办学校教师从教津贴资金、学前教育发展资金、民办中小学扶持资金、校车行驶记录仪使用经费补贴、购买民办学校优质学位等,有效促进了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协同发展。
从2016年开始,东莞增加安排“十三五”民办教育专项资金6.5亿元,创新提出公办学校委托管理民办学校“一对一”试点工作,今年已经启动了第二轮试点工作,至今已确定20对试点学校。优质公办学校通过深入介入、融合发展,向民办学校嫁接移植托管方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方式、教学模式、教师队伍专业发展经验,对受托管民办学校进行全方位改造提升,探索形成东莞公民办学校优质资源的共享机制。
此外,借助“互联网+教育”,东莞打造“莞式慕课”,将优质教育资源向包括民办学校教师在内的全市师生开放共享,打破了校际间围墙的界限,让知识自由流动。加大对薄弱民办学校的教研帮扶,民办学校教学实力持续提升,为更多义务教育阶段的东莞学子带来了便利。
力破“入园难、入园贵”
推动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
除民办教育薄弱以外,东莞教育另一块短板在于学前教育。随着“全面二孩”政策、东莞入户新政陆续实施,“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愈发突出。
普惠性幼儿园的发展是促进区域学前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关键。面对公益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东莞制定并实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通过资金补助、专项培训倾斜、帮扶指导等措施,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举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扩大公益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覆盖面。
东莞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增强学前教育的公益性。东莞市、镇两级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机制,逐步加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投入经费5.06亿元,比上期行动计划实际投入数增加2.45亿元。将集体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基本补助从原来每班每年0.6万元提高至0.75万元。
从2018年起,对由村(社区)举办、自主管理和经营的集体办幼儿园给予生均定额补助,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00元,鼓励和支持村集体自主办好集体办幼儿园。发放集体办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的教师长期从教津贴和等级幼儿园奖励,设立师资素质提升及贯彻落实相关教研工作等专项经费。鼓励镇街探索通过保教费补贴、民办园举办公办班等方式解决公办学前教育资源不足问题。
此外,东莞还多渠道增加公益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鼓励园区、镇街政府与民间资本合作,将租赁国有资产或集体资产举办的民办园收归办成新型公办幼儿园;或与民办园举办者协商,给予民办园土地、园舍租金等方面的优惠,从拟建的民办园中划出一定比例公办班,提供公办学位资源。
数据显示,2018年东莞新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40所,对735所符合条件的集体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放奖补资金7600.25万元。实施集体办幼儿园生均定额经费补助政策,对36所幼儿园拨付补助资金315.6万元。全市新增省规范化幼儿园59所,新增省、市一级幼儿园24所。
2018年,东莞已经暂停审批非普惠性的小区配套幼儿园筹设,并批准筹设8所申办普惠园的小区配套园。笔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到2020年,东莞全市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比将达到幼儿园总数的80%以上,省规范化幼儿园比例将达97%以上。
由此可以预见,未来在东莞,因“入园难”而忙前忙后的父母将越来越少,因“入园贵”而舍近求远的孩子也将越来越少。
瞄准产业升级方向
促进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结构优化
坚持优质均衡发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除了基础教育外,东莞一直以来通过优化教育结构,发挥高校、职业学校作用,完善教育体系,使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得以提高。
例如,早在2013年,东莞市职业教育就曾瞄准本地产业转型升级方向,实施中职教育布局结构调整,整合公办职业院校资源并对部分中职学校重新更名定位,实行“缩文增工”,增强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近年来,东莞职业教育也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模式,为全省乃至全国职业教育发展积累了经验。
如今,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身处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东莞,正面临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期,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进步,教育结构优化也需要适应创新驱动和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东莞市委书记梁维东指出,当前经济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劳动者的技能、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为实现人才与产业的同步升级,东莞将以打造“技能人才之都”为牵引,着力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关于高校发展,东莞正快马加鞭、奋力提升。面向未来,要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成果转化能力以及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鼓励高校主动融入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完善创新教育和创业实践课程体系……一幅焕然一新的教育图景正被悉心绘制。
为加快建设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东莞理工学院明确应用研究型大学办学定位,先后编制实施了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总体规划、战略构想和综合改革方案,并同步推进争创一流本科教育等11项攻坚争先行动。2018年5月,学校获批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今年7月,东莞理工学院成为全省唯一一所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
面向未来,东莞还将依托新机制新体制创建大湾区大学,探索建立开放办学、以研究生培养为主的高水平研究性大学,努力在招生考试、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评估标准等方面开展新工科探索实践。同时,还将积极争取与香港知名高校开展合作办学,进一步丰富全市高等教育资源。
数读
2018年,东莞新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40所,对735所符合条件的集体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放奖补资金7600.25万元。
到2018年,东莞全市民办中小学、幼儿园数量已经达到1217所。
2018年,全市有中等职业学校28所(含技工学校7所),省级以上重点中职学校18所,并成功创建国家级示范中职学校。依据规划,到2020年,全市中高职在校生规模将达11万—12万人。
2018年,全市有普通高等院校9所,全日制在校生12.1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