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阳光网讯(全媒体记者 陈明君 刘锐良)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建设法治化、国际化、市场化营商环境,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推动政府职能的重塑,促进营商环境提升,做优环境“引凤来栖”,进一步提振市场主体投资兴业的信心。
过去开办企业过程中,市民要跑多个部门,耗时长、程序多。我市早于2015年正式上线全程电子化登记系统,企业依托银行U盾进行身份认证和数字签名,网上填报申请信息即可提交登记申请,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零跑动”。目前,受理全程电子化网上登记业务超过100万宗,涵盖了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超过90%的企业通过这一渠道来办理业务。
企业代表刘芳芳:“对于企业而言,我们减少了很多跑腿的工作,把一些很琐碎的手续简化了以后很方便企业,使我们的工作效率也有很大提升。”
营商环境是生产力、是竞争力,由过去追求优惠政策“洼地”,转为打造公平营商环境的“高地”,已经成为共识。近年来,东莞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通过“先照后证”、注册资本认缴、全国首创集群注册、“住所信息+负面清单”登记管理等改革,为市场主体解决了“出生障碍”。在放活、放宽准入后,市场主体数量激增、新型业态层出不穷,如何通过事中事后监管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促进优胜劣汰,成为东莞在“商改3.0时代”之后努力解答的问题。
在事中事后监管方面,国务院推行的“双告知”制度,最早的雏形就是在东莞诞生的,东莞通过自主开发的协同监管信息化系统,首创关键词推送制度,将涉及后置许可的市场主体信息,精准推送到30多个后续监管部门,建立起双向推送反馈制度,解决了“照前证后”的监管衔接问题。同时,发挥信用在市场监管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涉企信息归集公示和信用约束管理,出台《东莞市企业信息公示清单》(2019年版)。
依托东莞市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归集 41个部门520个目录1706.3万条涉企信息数据。目前,系统累计查询量超过1900万人次,线上打印查询证明31.55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