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东莞,知天下!
打开客户端发现更多精彩
立即打开

2023东莞两会|支持“十大行动”、增进民生福祉!2023年财政预算报告解读来了→

2023年02月09日 16:27 0人参与  0条评论

2023年东莞财政预算工作总的考量是什么?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在哪里?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2月9日,东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关于东莞市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提请会议审查。市人大代表、市财政局局长姚慧怡接受了记者采访,对《预算报告》进行了解读。

01.jpg

问:面对经济下行、疫情反复等复杂严峻形势,2022年财政运行情况怎么样?请您介绍一下。

答:受经济下行、疫情反复、国际形势变化等多重超预期因素影响,2022年东莞财政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多年少有。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沉着应对、精准发力,坚决贯彻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落实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保持适当支出强度,优化支出结构,推动政策靠前发力,全力支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稳住经济大盘,有效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全市财政工作经受住了严峻考验,交出了一份殊为不易的财政答卷。2022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66.04亿元,完成预算的103.25%,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同口径增长4.1%,增幅在珠三角9市中排名第3。加上上级补助收入、其他调入资金等,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984.61亿元。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978.13亿元,完成预算的107.58%。

问:2022年落实组合式税费支持情况如何?

答:2022年,国家出台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税费支持政策力度超前、更加精准,并突出组合性。东莞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覆盖主体多、资金体量大、工作链条长,我们提前认真谋划,建立部门协作机制,预判财政收入影响,有效保障库款资金调度,收到上级补助资金当月就出台工作方案,抢快抓早释放政策红利,全年为市场主体减轻税费负担超过540亿元,有力支持工业经济企稳回升,帮助小微企业纾困解难,促进服务业恢复发展和推动创业创新。

问:稳住经济大盘是2022年的关键词,财政在支持稳住经济大盘上有哪些举措?

02.jpg

答:2022年,面对超预期因素叠加带来的挑战和困难,我们紧紧把握全年经济走势的关键节点,抢抓时间窗口,主动作为,加快推动各项政策落地,为我市稳住经济大盘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加大扶企纾困力度。我们采取超常规举措,统筹调度全市财政资源,再次设立新一轮50亿元稳经济扶企纾困专项资金,建立“双统筹”会商工作机制,推动重大政策快速落地,优化资金拨付流程,全力保障国务院、省和市出台的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和接续政策快速落地,有力保障减税降费、减租降息、稳外贸、扩大投资和消费。

二是专项债和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协同发力稳投资稳增长。我们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市专项债券管理领导小组,建立督导调度机制,高质高效完成债券项目储备申报和拨付使用等工作。2022年我市共争取到245亿元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额度,在全省排名第4,债券资金全部在当年10月底前使用完毕,大力支持稳投资和稳增长。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协作配合,积极争取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签约或达成签约共识的项目共23个,总投资约900亿元,签约金额85.4亿元,在全省排名第3,有力支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统筹社保资金与本级预算安排资金支持稳岗就业。我们把稳岗就业摆在突出位置,统筹稳就业和防失业系列措施,积极拓宽就业资金保障渠道,完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体系,及时发放各项就业创业补贴,加大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补助,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加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力度,全年累计发放各类就业补助超过30亿元,有力促进各类群体稳定就业。

四是全面落实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优惠政策。进一步提高我市政府采购项目面向中小企业的份额和价格扣除比例,制定政府采购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全面清理政府采购领域的隐性壁垒,促进公平竞争,制定采购人权责清单,压实采购人落实惠企政策的主体责任。2022年,我市政府采购项目已备案的合同授予中小企业2310个,合同总金额159.78亿元,授予中小企业合同总金额占全市政府采购项目总金额比例为65.07%,较好实现了政策预期。

问:东莞在贯彻政府带头过紧日子要求上有哪些具体措施?

答:2022年以来,财政减收增支压力增大,我们更加注重压一般、保重点,坚决贯彻落实政府带头过紧日子要求,严格审核把关支出,严控新增支出政策,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切实把宝贵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我们制定出台了《东莞市贯彻过紧日子要求全力做好“双统筹”财力保障的工作方案》,建立节约型财政保障机制,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办公费、水电费等统一压减10%,围绕“停、减、缓、调”多方面全方位积极盘活收回节余资金,全年共统筹收回超过50亿元,及时调整用于基层“三保”、疫情防控、扶企纾困等重点工作,切实用政府紧日子换取百姓的稳日子、好日子。

问:2023年财政预算工作总的考量是什么?

答: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推动东莞高质量发展关键的一年。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对照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部署和市委、市政府要求,坚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特色,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健全现代预算制度,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的要求,注重精准、更可持续,落实减税降费措施,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保持必要的支出强度,在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中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大力支持实施“十大行动”,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民生福祉不断增进、社会大局安全稳定,奋力推动东莞在“双万”新起点上加快高质量发展。

问:财政部门对做好今年收入组织工作有何谋划?

财政收入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今年我们确定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的目标。目前我们正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赛的状态,抢时间、拼进度,大力加强收入组织工作。我们将在落实落细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前提下,抓好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税收征管,做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提前谋划夯实税基,围绕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全力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财政持续增收培植税源。扎实做好土地收入文章,统筹土地供应规模、结构和时序,“一地一策、一地一案”清单式加快推进土地出让。依法加强非税收入征管,总结推广盘活资产资源的经验做法,充分发挥国企作用,全面提升市、镇两级资产资源盘活效益。

问:2023年,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是什么?

06.jpg

答:高质量发展是全部工作的主题。今年,东莞财政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定位,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的要求,全力支持实施政府工作报告部署的“十大行动”,保障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主要在四个方面重点发力:

一是支持以制造业当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安排产业发展、科学技术、金融等相关支出77.46亿元,全力保障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稳预期提信心、高水平对外开放和科教兴城行动,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支持企业春节前后稳工促生产,大力保障重大产业项目落地,支持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不断培育壮大新动能,大力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是支持以深度城市化为方向塑造新的城市形象、城市面貌、城市气质。安排城乡社区、交通运输、节能环保等相关支出193.77亿元,全力保障实施深度城市化和绿色转型行动,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支持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快推进绿美东莞生态建设,打造宜居宜业的高品质现代化都市。

三是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安排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住房保障、对外援助等相关支出共151.11亿元,全力保障实施民生福祉提升和文化强市行动,构筑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丰富高品质文化供给,支持稳定和扩大就业,加强医疗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用心用情做好市内外帮扶,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四是支持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东莞、法治东莞。安排一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灾害和应急管理等相关支出39.57亿元,全力保障实施安全攻坚和政务提效行动,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支持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筑牢现代化建设的安全基石,加快构建新安全格局。

问:在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

04.jpg

答:保障民生福祉是我们财政的重中之重,无论财政有多困难,我们都牢牢把握民生财政的定位,始终坚持民生工作的力度只强不弱,民生资金的投入只增不减,民生项目的数量只多不少,坚决把市委、市政府对民生大事的关心关怀落到百姓手里心上,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去年我们市本级民生投入达400亿元,占市本级支出超七成,其中教育方面仅预算资金就投入了近100亿元,支持新建和改扩建学校89所,新增公办学位7.9万个,发放义务教育民办学位补贴10.8亿元。今年我们预算安排民生领域支出也达432亿元,重点兜牢基层“三保”底线,补足教育、医疗、就业、社保等短板,推动基本公共服务更好覆盖常住人口,努力促进千万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荣。

问:2023年在提升财政政策效能、加强财政预算管理方面有哪些谋划?

03.jpg

答:我们将坚持系统观念,强化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大力推动“四个提质增效”,进一步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财政收支稳健运行,着力推动财政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一是在扶企纾困提振信心上提质增效。我们将不折不扣落实好减税降费退税缓税系列政策,进一步用好50亿元稳经济扶企纾困专项资金,支持开展新一轮“暖企行动”,保障各级系列纾困政策落实,大力提振市场信心。同时,设立中小微企业融资风险补偿专项基金和莞企转贷资金,加大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落实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优惠政策,支持民营资本承接、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帮助民营企业提高综合竞争力,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二是在统筹财政资源保障重大产业项目落地上提质增效。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以及对重大产业项目招商培育作出的部署要求,我们加大资金统筹整合力度,设立80亿元规模的战略新兴产业基地及重大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全力保障重大产业项目快速落地投产,大力支持产业立新柱和稳支柱。

三是在优化支出结构上提质增效。我们将契合高质量发展方向优化支出结构,把政府过紧日子作为长期坚持的原则,坚持精打细算、厉行节约,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腾出资金更多用于保民生等重点工作。我们还将重点推动优化涉企类产业政策体系,打破专项资金固化格局,清退“撒胡椒面”等效益不高的政策,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是在推进财政管理改革上提质增效。我们将健全现代预算制度,完善“大财政、大预算、大资产”管理机制,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切实集中财力办大事。支持市属国有企业搭建城投、产投、科创投等综合投融资平台,充分发挥国资国企的创新投融资功能,推进投融资模式创新。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继续强化全过程绩效管理改革,完善绩效管理全覆盖制度链条。提高转移支付科学化水平,兜住基层“三保”底线,严密防范基层财政运行风险。加强政府债券“借、用、管、还”全生命周期管理,巩固隐性债务“清零”成果,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风险。加强财会监督,把严肃财经纪律贯穿预算编制、资金拨付、绩效评价等全过程,保障资金使用安全高效。

(记者 赖晶晶)

来源:东莞广播电视台    编辑:邓燕芬关键词:财政;预算;解读
都翻到这儿了,就分享一下吧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东莞阳光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东莞阳光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在摘编网上作品时,由于网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请本网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权人直接与本网站联系,商洽处理。
联系邮箱:tougao0769@qq.com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0人参与 0条评论

网友跟贴

查看更多跟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