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东莞以入选人社部示范城市和省试点城市为契机,早谋划、快行动、实应用,建设智慧社保卡,实现民生“一卡通”。目前,全市社保卡持卡人数达1103万人,电子社保卡签发总量1092万,基本形成全面覆盖、广泛应用的良好态势,成为东莞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优化民生服务、建设数字政府的一张靓丽名片。
自入选人社部示范城市和省试点城市以来,东莞突出高位推动和部门联动,在全省率先出台市民卡管理办法,建立“部门五管”工作协同机制,围绕“一卡通用”“一码通城”,实现政务服务一卡办、医疗服务一卡用、资金补贴一卡发、公共场所一卡认、公共交通一卡行、校园生活一卡通、文旅体验一卡游、生活消费一卡付。其中,市民凭卡可领取社保待遇、住房公积金、就业和惠农补贴等各类资金,近三年东莞共发放金额506亿元,惠及3686万人次。
推进“一卡通”,还是东莞建设数字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缩影。以“一卡通”为依托,东莞提供就业岗位、技能培训、人才补贴等方面的精准服务,推动62项高频社保服务在银行网点“就近办”,119项社保服务100%实现“网上办”,全面推行数字化改革。下来,东莞还将推动社保卡在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领域实现全服务链条和全生命周期使用,让市民卡成为“贴心卡”。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陈智武:“接下来我们还将通过连接‘就莞用’精准有效地提供个人身份关联的就业技能培训,使它成为就业卡、培训卡,通过‘i莞家’的数据融合和业务融合,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政务服务,使东莞的政务服务能够更加便捷,真正做到便民、惠民、管用、好用。”
(记者 吴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