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上午,在东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骆招群作东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报告全面回顾市人大常委会2023年主要工作,部署2024年主要任务。报告强调,要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紧扣“百千万工程”、制造业当家、“投资年”行动和绿美东莞生态建设,依法履职、苦干实干,为东莞奋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新贡献。
2023年工作回顾:履职实践融入全市发展大局
骆招群在报告中全面回顾了市人大常委会2023年工作成绩。报告指出,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自觉将法制供给、监督推动、决定支撑、代表助力等履职实践融入全市发展大局,全面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较好地发挥了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应有的作用。
过去一年,市人大常委会全年召开常委会会议10次、完成74项议题;审议地方性法规4件;听取审议各类专项工作报告16项,开展专项视察6次、执法检查8项、计划预算审查监督9项、专题询问1项、各类调研89项;讨论决定重大事项2项,通过决议决定13项,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204人次;1件代表议案和197件建议全部办结。
突出政治引领,坚定正确方向。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常委会及机关班子成员共形成调研报告12篇,紧扣问题提出推进措施56项,为民办实事12件。坚决贯彻市委部署,重要会议、重要立法、重要工作向市委请示报告43件,确保人大各项工作都在党的领导下进行。
围绕中心大局,落实人大行动。常委会班子成员以头号力度助推头号工程,深入7个镇街定点联系“百千万工程”工作。深入开展村(社区)厂房提质增效专题调研,连续两年督办《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推动产业转型新发展的议案》,组织四级人大代表开展数字经济发展及纺织服装鞋帽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视察。
注重务实管用,提升立法质效。突出立法引领推动、优化立法工作机制、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制定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市物业管理条例,修订市出租屋治安与消防安全管理条例;全市人大系统及基层立法联系点举办法规宣讲会298场,逾1.8万人次、1500家企业参加;听取审议备案审查工作报告,有关制定机关全年向常委会报备规范性文件19件。
把准着力重点,增强监督实效。通过检查市水土保持条例实施情况,首次对东莞17个江心岛(洲)保护情况建立台账;听取审议绿美东莞生态建设工作报告;3000多名各级人大代表集中履职,聚焦推进绿美东莞生态建设的重点难点,开展专题调研、视察、执法检查等活动近200次;职业教育专题调研获全国人大官网宣传推介;首次组织查看法院庭审录像,首次组织代表旁听检察听证,不断丰富司法监督方式和内涵。
坚持与民同行,焕发代表活力。各级人大代表依托联络站、基层立法联系点等载体履职1.6万人次,接待、走访群众2万余人次,跟踪解决问题3600余件。全市建成620个代表联络站,全市四级代表进站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003件,推动解决问题924件。
2024年工作部署:围绕全市中心工作依法履职 苦干实干
报告强调,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市人大常委会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紧紧围绕市委十五届七次全会明确的目标任务,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紧扣“百千万工程”、制造业当家、“投资年”行动和绿美东莞生态建设,认真行使宪法法律赋予的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为东莞奋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新贡献。
报告指出,市人大常委会要更加自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精准谋划、认真实施常委会2024年“一要点四计划”。要更加有力助推“百千万工程”,加快制定出台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对我市“百千万工程”落实情况开展专题询问,开展“百千万工程”专项资金监督,推动镇村创先、进位、消薄,听取江心岛(洲)保护工作报告,开展“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主题月活动。要更加主动服务高质量发展,开展数字经济监督工作“回头看”,开展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专项视察,修正市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例,扎实推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条例、市城中村改造条例立法工作。要更加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积极打造人大工作品牌,健全代表建议闭环运转机制,推动代表履职档案规范化、制度化。要更加扎实推进“四个机关”建设,把政治机关建设摆在首位,推进“数字人大”建设,优化干部队伍结构,为东莞人大在服务中心大局中,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提供坚实组织保障。
(记者 吴燕玲)
网友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