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石龙
寻找老石龙足迹,看时代变迁。有着800多年历史的石龙镇,地处东江中下游的咽喉之地是东江运输的交通枢纽,曾经工商业繁荣。7月17日上午,一群摄影人跟随导赏员,开启一段老城行摄探访之路,寻找老石龙的足迹。以中山路为核心的石龙老城区,封存着商埠小镇很多历史记忆。
追寻历史遗迹
从民国时期的老当铺,到计划经济时期的大型工厂,再到改革开放的个体户小商铺,一个个各具特色的店铺招牌,体现石龙工商业发展的历史足迹。在导赏员萧应祺的引领下,行摄队伍行走在老城区的大街小巷,用镜头寻找有历史痕迹的招牌和标语。
街头探寻历史
石龙镇卫生院
旧日的回忆
萧应祺介绍,以前石龙人将朝阳面馆叫做“云吞广”,它的前身是国营的,后来转为公私合营,再后来转为私营。现在保留的招牌是第三代经营人挂上去的,应该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留下来的。不同时期的招牌,呈现出不同的广告设计特色,从中可以看出时代的变迁。
昔日的百货
随后,导赏员还带着大家深入老街探访一些容易被人忽视的历史遗迹和特征。
满是斑驳的旧楼
塑料厂的大门
比如位于中山西社区龙魁路的石龙果栏公司和东莞市二轻石龙橡胶塑料厂旧址,据悉,石龙橡胶塑料厂的前身是竹器社。
石龙农机厂
石龙是一个水运比较发达的城镇,当时应该是有很多个码头,而且每个码头有不同的经营项目,比如运米、运谷、运柴、运水果等等很多,这里前身是果栏公司驻在这里,因为它近码头,隔离有条果栏街,当时是水果运输集散地在这里,从这里上岸,从全国各地将水果运过来这边,然后再集散出去。
造船厂宿舍招牌
此外,蒜头街50号石龙纸制品厂、龙魁路煤机厂、龙床街农机厂旧址都印证着石龙的工商业发展足迹。石龙的历史深厚,老街深处更蕴藏着石龙历史的起源,要想了解石龙更多,必须放缓脚步,往深里走,细看、细品。(通讯员:熊婉萍 陈毅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