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陶瓷材料的研发人员正在做实验。记者 孙俊杰 摄
7月8日,东莞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配套政策新闻发布会召开,对最近出台的7个科创新政进行解读。这些科创新政,涵盖基础研究、重点研发项目、创新型企业、创新强镇、科技金融等领域。
当前,东莞正在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初步形成“1+1+N”的科技政策体系。除了两个系统性纲领性文件,东莞还将围绕创新链条,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本次出台的7项科创新政就是首批配套政策,将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初步形成“1+1+N”科技政策体系
近日,我国成功发射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记者从电子科技大学广东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获悉,国产北斗芯片36.9%的出货量,来自东莞电研院孵化的一家企业——泰斗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泰斗微电子成立于2008年,是电研院持股孵化的第一家集成电路设计公司。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泰斗微电子从一家小微企业,成长为国内北斗/GNSS芯片龙头企业。
泰斗微电子的迅速孵化成长,离不开东莞健全的科创政策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东莞市科技局局长卓庆介绍,东莞已初步形成“1+1+N”的科技政策体系。其中,《全面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实施意见》是纲领性文件,《科技计划体系改革方案》在科技计划设置上进行了系统重构。东莞还将围绕全链条、全要素,对创新链条的各个体系、各个环节出台配套措施。
第一批7个科创新政,将夯实东莞“1+1+N”科创体系的政策末梢。新政包括《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建设发展专项扶持办法》《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财政专项经费使用管理办法》《东莞市重点领域研发项目实施办法》《东莞市培育创新型企业实施办法》《中科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东莞专项项目管理办法(试行)》《东莞市创新强镇建设实施办法》《东莞市深入推动科技金融发展的实施意见》。
科创新政呈现出两大亮点:围绕全链条整合创新要素,坚持问题导向破解痛点堵点。
加强全链条谋划,是从“源头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培育”四个创新链条进行布局,以全链条的思维谋划各个专项政策;整合平台、载体、人才、技术、资金、服务等创新要素,调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行业、社会机构等各方力量参与创新。
例如,在科技金融方面,出台一个贯彻企业发展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的科技金融支持措施,对企业的发展形成连贯性的扶持;每年设立5000万元专项资金,引导中科院遍布全国的科研院所及分支机构深化与东莞的合作。
坚持问题导向,是在项目实施、资金管理、绩效评价、诚信管理等方面,探索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科技项目管理和指标体系。
突出研发重点,补齐源头短板
日前,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北京大学刘开辉研究员、王恩哥院士研究团队与合作者,创造性提出一种晶体表界面调控的“变异和遗传”生长机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种类最全、尺寸最大的高指数晶面单晶铜箔库的制造。
这一重大消息,在东莞科技界迅速刷屏。基础研究和源头创新,一向是东莞科研创新的短板。当前东莞突出研发重点,奋力补齐源头创新的短板。
东莞市科技局副局长肖铮勇介绍,第一批7个科创新政的主要思路和重点,就是补齐源头创新短板。结合打造松山湖科学城,围绕推进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和应用,围绕组织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切实增强源头创新能力。
东莞为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专门出台两项支持政策,赋予实验室极大的发展自主权。例如,创新经费投入方式,逐步提升社会资本投入和成果转化收益的投入比例;鼓励多劳多得,允许实验室自主制定与科研人员能力和贡献相一致的、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制度;鼓励成果转化,允许材料实验室依法设立成果转化企业,对科技成果享有自主处置权,可自行决定成果的实施、转让、许可或者作价投资等事项。
东莞还围绕国家战略,优化提升原有重大科技专项,对支持领域与条件、支持标准和方式、申报程序、项目管理与保障进行了重新规定,鼓励开展“卡脖子”关键技术研究。
例如,改变以往“发指南、广撒网、等申报”的项目征集方式,鼓励投资机构、孵化器、产业联盟、行业协会挖掘推荐优质项目,建立重点项目库;引进市外资源,对外地单位获国家、省重点研发计划类项目立项,来东莞实施转化的项目,给予不超过1∶1比例资助,最高1000万元。
建设强企强镇,壮大创新细胞
前段时间,由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投资的消费类电子智能终端制造项目在塘厦镇签约。项目计划总投资50亿元,主要从事智能穿戴、消费类电子产品等终端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于一体。
塘厦镇委书记唐耀文表示,该项目将助力塘厦做大做强电子信息产业链。作为东莞东南临深片区中心镇,塘厦镇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氛围,正在全力建设创新强镇。
创新强镇和创新型企业,是东莞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细胞”。
东莞提出,2020年建设创新强镇10个,认定培育100家创新型企业。以此为重要依托,实现研发投入占比提高到2.8%,高企数量提高到7000家,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量提高到150人,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35件等发展目标。
东莞高企数量近年来快速增长,总数已经达到了6217家,居全省地级市首位。但大多以中小企业为主,企业的整体实力不突出,具有行业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不多。
“创新型企业不仅要有数量,更要有质量。”肖铮勇介绍,在培育创新型企业方面,东莞将优化调整高企培育的思路,采取分类培育、分类扶持的方式,构建“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百强创新型企业”梯队,鼓励扶持企业在科创板或者创业板上市,打造一批行业隐形冠军。
东莞科技创新的工作重点在镇街基层。东莞将在基层打造创新标杆,激发镇街创新活力。
例如,要求镇街在工作谋划和工作推进中,做到区域发展规划与科技创新建设同步进行;突出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创新强镇建设单位加强与高校院所特别是新型研发机构的合作;开展科技体制改革先行试验,探索将高企认定、研发投入补助、项目管理等权限,向创新强镇优先下放。
在第一批7个科创新政出台后,接下来,东莞还将围绕科技项目管理改革,抓紧制订资金管理、项目管理、诚信管理、绩效评价4个管理办法。围绕大科学装置服务提升、新型研发机构专项扶持、科技人才支持、生物医药创新、科技特派员发展、仪器设备共享等方面,制定第二批配套政策,进一步完善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政策支撑体系。
网友跟贴